|
图书工作室 讯:
徐潜:现在所做的产品都是为了将来出版社的书进入其他领域做基础性的工作。过去我们做的能够纳入机构采购的书很少,能够普及到社会上的、数字化的书很少,所以没办法直接跟中国移动合作,因为产品太少,只能借助中文在线去做,收益很有限,如果我们有四百个以上的产品,就能跟移动直接做两个包,每年的收入就能达到200万左右。所以现在要从基础做起,但也不能很慢,两年内要有所积累。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体量小、成本高、效益低,据此我想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把体量做上去,我们明年的目标产值争取过亿。这个必须有产品支持,所以在产品上必须把面打开,目光不能限制在过去的老产品里。不过好的老产品我们要继续做,经管类的现在还有些企业团购,产品线也是积累下来的,是几代人辛苦的结果,不能一句话就否了。但坦白说我们竞争处于下风,所以我们一方面缩减一点,目的是做得更精,提高质量,一方面拿出部分精力、人力、财力去尝试其他领域,填补一些空白,效益将远远超出在这个领域硬拼的。经管励志类出版社的生物链是怎么样的我还不清楚,我原本是做文史的,吉林文史这些年一直有一套自己的发展策略。中华书局、上海古籍都是老牌的文史古籍类出版社,效益都很好,我们不去硬拼。我常跟编辑举的例子是狮子吃跟狮子相匹配的动物,豺狗吃跟豺狗相匹配的动物,我们小动物一定要吃跟我们相匹配的,也就是要定好位,细分市场。吉林文史这些年一直在做传统文化普及的产品,文史助学类、文史普及类产品效益很高,不但生存下来而且发展起来了。
百道:做了这么多年的出版管理工作,请分享一下您的管理心得?
徐潜:我的管理方法都是以绩效为主,基本原则是褒奖能人、激励庸人、淘汰懒人。能干的人要褒奖,平庸或没有经验的年轻人,一定要激励,多给他机会,懒人尽量淘汰。这些年吉林文史一直以绩效工资为主,我们称之为“五倍率”,即你完成的任务应该是你所得报酬的五倍。完成这一点就有提成,如果超额完成,提成也更高,上不封顶,能者多得。另外我们也搞“承包制”,在书稿的政治性、社会效益能把握的情况下,你可以承包一块儿自己做,收益给社里交一部分,自己多得一些。对于能力较弱的人,只要努力收益也能保障。有能力做策划你可以充分发挥才智,没有这个能力就踏实认真地做好案头工作,最起码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
百道:您在吉林文史有成功的管理经验,将会移植到北京这个平台上来吗?
徐潜: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情况,吉林文史的经验不可照搬,但基本原则不变,仍旧是奖励能人,激励庸人,在实施方面会考虑这边的具体情况。首先符合国家的劳动政策,其次要编辑内部讨论,集思广益,让大家都能接受。一个出版社几十个人,国家只给你相关的政策和出版社所应有的资源,你拿这些政策和资源去挣钱,给国家正常上税,剩下的钱支付员工的工资,维持企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为企业做,也是为你自己做,既关系到你的实际收入,也关系到你的职业规划。你对企业有贡献,你可以得到经济上的收益,也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对职业发展也大有裨益。所以每个人都要知道做事是为自己做,你怎么做大家都在看。我制定的政策是和大家对企业的贡献相匹配的。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