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图1 阅读喜好调查

“我最喜欢看散文,特别是朱天文、余秋雨他们的书,基本上我都买了。”贺小姐来自河南郑州,是郑州日报报业集团的一名记者,“虽然我做了多年民生新闻记者,但是我更喜欢看散文类的作品。我觉得这种轻快柔和的作品更能够贴近我的内心。”
另外一位曹小姐来自于辽宁本溪,她是本溪金属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她更喜欢阅读“情感伦理”类的图书,“张小娴、吴淡如还有饶雪漫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而且我特别爱看中央一台的情感伦理剧,像《老牛家的战争》、《牵挂》之类,我都很喜欢。”
作为“有钱有闲”阶层的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他们拥有稳定的职业、较为丰厚的收入,以及较高的学历与审美鉴赏能力,他们所偏好的阅读类型也是以温情、向善的情感伦理小说、有着人生启发意义的人物传记与隽永优美的散文作品为主潮。与在职场中“打拼”的企业从业人员不同,他们人际关系相对单纯,因而并不热衷“杜拉拉”式的阅读;他们与公务员、大学生也不同,官场小说与青春小说并不构成他们所青睐的阅读范式。
所谓这些阅读类型,实质上是一种可以被笼统地称之为“轻阅读”的阅读类型,这类作品讲求阅读质感,轻松、轻快、轻灵,没有过多的感官刺激与尔虞我诈,也没有媚俗、庸俗、低俗甚至恶俗的叙事与情节,取而代之是单纯、简单的阅读形式。实际上,这与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也是非常相似的。
2.主要阅读时长:每天阅读一小时以上
相对于国内平均阅读的时长来讲,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阅读时长已经远远高于国内平均值,有90.79%的被调研者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长。
阅读时长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考察一类阅读群体的阅读质量,“读得多”与“读得好”实质上并不是一个概念。但是,对于“阅读时长”的调查研究,有助于对于被调研者阅读偏好、习惯的综合性了解,尤其是对于“阅读浸泡量”的把握——阅读时长恰恰反映了阅读者对于“阅读快餐化”的接受程度。
与其他从业者不同,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有着较多的阅读时间,尤其对于新闻、出版、科研与教育从业者来说,阅读亦是他们职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选项中“你每天阅读几个小时?”是我们设置的第二个问题。
在这个问题里,有4个备选选项:三十分钟以下,三十分钟至一个小时,一小时至两小时,两小时以上。其中,选择“一小时至两小时”的,有634人,占样本容量的72.13%,为绝大多数;选择“两小时以上”的有164人,占样本总量的18.66%(其中包括绝大部分新闻、出版从业者);选择“三十分钟至一小时”的,有44人,占样本总量的5.00%;选择“三十分钟以下”的只有37人,占样本总量的4.21%。(见图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