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综述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挑战,新闻出版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新闻出版工作者的积极性,新闻出版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发展放缓的情况下,出版业逆势上扬,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以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为例,“十一五”期间前四年图书出版品种逐年递增,2006年233971种,其中新版图书130264种,重版、重印103707种;2007年248283种,其中新版136226种,重版、重印112057种;2008年274123种,其中新版148978种,重版、重印125145种;2009年301719种,其中新版168296种,重版、重印133423种。数字显示,四年间图书品种增幅较快,特别是2008、2009年两年增幅都在10%以上,而此时正值世界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时。音像制品四年累计出版114538种, 18.99亿盒,电子出版物36235种,6.83亿张。如此大规模的出版量,说明市场活跃的程度、供给能力增长和品种内容的丰富,也使得我国出版物的品种量2008、2009年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出版大国。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十一五”期间,我国出版业的繁荣不仅体现在数量和规模的增长,而且反映在质量效益的提高,通过实施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物规划,一大批精品力作得以出版,出版人的辛勤耕耘,结出累累硕果。据统计,截止2010年6月底,“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中图书1397种,音像、电子出版物531种,完成率达93%,为历史最好水平。纵观“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出版物的出版情况,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马列原著新译本重新编译出版,一大批重大理论研究成果的推出,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4年启动,经过6年的努力,2009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批重要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两书是由中央编译局采用最新译文重新编译和修订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旨在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基础文本。中央领导对这两部文集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两部文集的出版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个重大成果,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纷纷出版,如北京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等等,这些著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为基础,立足当代中国的社会实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重要成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方面,中央文献出版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大事记》、党建读物出版社的《科学发展观丛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纲》、安徽人民出版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青岛出版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本问题》、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发展观念的革命——当代科学发展观论纲》等一批理论专著深刻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充分体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配合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活动,推出一批具有重要传承和史料价值的出版物。
“十一五”期间,为庆祝和纪念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如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等,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央宣传部组织出版了《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这两套书系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年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通过翔实丰富的内容、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深刻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宣传了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及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反映新中国60年辉煌历程和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以及总结中国革命史有分量的出版物还有:当代中国出版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图志》、河北人民出版社的《共和国年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以及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伟大历程》(音像制品)、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魅力中国》(音像制品)、人民日报金报电子音像出版中心的《改革开放30年》(电子光盘)等等,通过不同的视角,借助大量史实,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一步一步地向社会主义迈进的全过程,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勇于进取的伟大精神。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和红军长征70周年的重点项目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感与丰富的精神内涵,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图志》、军事科学出版社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中共党史出版社的《红军长征系列图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红军长征记》、解放军出版社的《星火燎原未刊稿》(10卷)、华艺出版社出版的《苦难辉煌》等一系列图书,分别由军事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军事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权威部门专家编写,全面生动地记录了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光荣历史以及所建立的丰功伟绩。这些图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党政部门及普通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解放军出版社的《中国军事科技通史》、《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丛书》,海潮出版社的《海军史概要》,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海军新军事变革丛书》,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军事信息技术丛书》,解放军音像出版社的《强军之路——军队改革30年》(音像制品)、《与人民同行——人民军队60年》(音像制品)等是一批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发展历程和改革开放30年我军的强军之路的重点出版物,展现改革开放30年人民军队前进的步伐和人民军队的时代风貌。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