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三、与我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科研相衔接,跟踪各领域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集中出版了一大批创新性强、学术水平高的精品力作。
规划项目集中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学科建设、学术创新、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一些新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中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项目,及国家级专项课题,共有325种,占图书规划的24%。
中国人口出版社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是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总课题成果,该书从“科学发展观”、“人口发展态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重大关系”三大方面,科学分析了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系统研究了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我国人口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研究丛书》为中国社科院“十五”期间重大课题成果,丛书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社会巨变的背景下,如何发生蜕变和转型,总结了百余年来中西文化产生的论争和困惑,提出了摆脱困惑,加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学术界对该书的出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学术界有关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领域中一项宏大并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国家社科成果出版后产生较大影响的还有: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五百年来中国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汉语韵书史》,经济科学出版社的《教育投入、资源配置与人力资本收益——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贫困、收入差距与稳定增长》,民主法制出版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系列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法律科学文库》等。
在科技方面,一批国家重大科研成果相继出版,其中有些项目还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如: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谱仪Ⅱ正负电子物理》,是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该书总结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粒子物理实验装置——北京谱仪近十年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该社另一部《核色动力学导论》是一部具有独创性和前沿性的国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书几乎涉及核子物理和现代核物理所关心的所有最新前沿问题,是量子色动力学领域国际上第一部较全面、系统地用QCD研究核体系的专著,填补了学术上的空白。中南大学出版社的《地下岩体工程灾害隐患探测与控制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属矿灾害空区雷达探测信号解释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该书将工程灾害学、地球物理学、电磁学、现代数学力学、测试试验技术及计算机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地下岩体工程灾害隐患控制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地质出版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万)》以侯学煜和张新时院士先后为主编的三届编委会、全国70个单位、260余名研究人员花费近30年的努力,得以于2008年完成。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植被研究数量化的重要进展,促进了植被研究与相关学科研究的融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研究》反映了我国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这一成果既为我国分享全球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奠定了基础,也为将来在研究医学相关的基因组学方面创造了条件。国家重点科技成果出版项目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国防工业出版社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丛书》、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开放巨型智能系统》、科学出版社的“国家973计划成果丛书”和“中科院知识创新成果丛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中华海洋本草》、四川民族出版社的《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的《航天科学与工程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机器人焊接智能化技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特种作物栽培学》等。
四、围绕经济发展主题,针对我国经济各领域重大理论
和实际问题,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出了一批具有经济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成果。
经济类规划项目主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中新问题的政策研究和理论探讨,涉及范围较广。如: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是国家社科规划办“十一五”重大课题。全书以发展为重点,从经济系统整体来探讨经济发展、经济改革和经济开放三者综合演变的轨迹、现状与多种趋向,在反思性回顾、实证性分析和规范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三者各自及其交叉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难题进行解析,提出建设性的思路和具体对策,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是一部开放式的丛书,由近年社科基金经济课题组成,该书以中国经济问题为切入点,强调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来探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的的学术观点,在经济学界影响较大。
此外,中国金融出版社的《西部大开发资金渠道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丛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经济科学出版社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乡村考察报告系列》、广东经济出版社的《中国南海海洋经济丛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环境经济核算丛书》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从不同角度,对区域经济、社会公平、农村经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为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
五、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抢救、挖掘、整理,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整理出版一批对中华文明传承具有深远影响的出版项目。
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籍总目》是“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古籍整理的重大成果。该书是由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持,在无数专家的努力下,经过17年的调研整理,对我国现存20万古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于今后做好古籍整理,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中华再造善本》一期工程“唐宋编”、“金元编”共计758种珍贵古籍全面推出,是中华古籍抢救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使珍贵的善本古籍重获新生。凤凰出版社的《中华大典·文学分典》的出版标志着对这部规模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同时,黄山书社的《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100卷)、中华书局的《琴曲集成》(30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70卷、辽海出版社的《中国古代曲谱大全》、中医古籍出版社的《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凤凰出版社的《京剧历史文献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家谱总目》、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明清赋役全书》、文物出版社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河北人民出版社的《苏轼全集校注》等一批规模大、学术价值高的项目也相继出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