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如何能在标准化个性化的教育中,实现差异化的因材施教?“现代教育纸书”提供了一条新的方向。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总工程师施其明表示,现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数字教育资源还并没有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投送。但是,教育类的纸书却实现了相对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投送。这其中分成了由学生与家长自由选择的市场类教辅的投送,以及教育部、教育厅的各类标准化教材教辅的内容投送。因此,相比网上质量良莠不齐的在线教育内容,基于教育出版的在线教育资源投送更为标准、规范。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总工程师施其明 同时,相对于传统的书本教育,“现代教育纸书”超越了传统纸质图书,变成一个复合型的知识产品,甚至是一个知识解决方案,改变了纸质书本单向的内容传播,让各地的学生都能够与全国的优秀教师资源、优质教育资源之间产生更多的关联,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去发掘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知识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大数据、人工智能加持的未来纸书教育 2018年4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要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打造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体系。在出版、教育、互联网融合的背景下,“现代教育纸书”是否能为教育信息化、教育公平化的发展添砖加瓦,注入新的动能?是否能为学生与家长的教育资源投送带来更多的便利? 施其明表示,“现代教育纸书”目前已经形成了109个类别的运营模板,“纸书+名师直播+读者圈服务”“纸书+在线课程+名师辅导”等运营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取得了非常好的投送效果。为了进一步保障“现代教育纸书”上在线教育内容的质量,(武汉)重点实验室成立了“K12在线教育专家委员会”,齐聚了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30多位国家级学科专家,负责“现代教育纸书”各学科在线教育的专业化、科学化指导与资源评审工作;同时集结了30多名来自教育出版专家、出版管理专家,负责进一步对资源进行审核,实现纸质图书与在线教育的深度匹配,为学生与家长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与知识解决方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