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编辑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在出版业工作多年,编辑具备很多先天优势。作者是没有能力也没有渠道把自己手中的内容资源通过知识付费、全版权运营变现为财富的,而这正是编辑的转型之路,也是编辑未来的生存之路,即成为版权经纪。内容资源不能直接通过全版权运营、知识付费变现,也需要有策划、包装、宣传、运作、经营等种种环节和手段。编辑,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出版机构中的策划编辑具有很强的编辑力、策划力、营销力。这些能力将成为内容资源变现的有力保障。 如何根据作者的知识内容、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策划、编辑,以符合新媒体平台的需要,或符合消费者的阅读喜好,这是编辑所具备和擅长的能力之一。策划、编辑纸质书与知识付费内容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区别在于根据不同的载体特质、不同的阅读习惯、不同的经营方式,进行有针对性地策划包装、编辑加工。例如纸质书更多讲究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而新媒体平台则倾向于将系统内容打散,要求知识点的提炼及单篇章的精炼,要给读者以阅读快感。有差异的不过是内容资源的表现方式,其核心的内容及知识、观点并没有本质变化。编辑多年积累的文字基本功可以保障新媒体形势下的内容质量和权威性。这些年传统出版人大量向新媒体转型、跳槽,并获得成功,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及其可行性。 内容资源通过知识付费或全媒体经营的形式变现,这并不意味着纸质书可以不出版了。实际上,纸质书的出版甚至应该投入更多资源、精力去加强。为什么?因为纸质书更多地成为了版权经济的药引子,成为全版权运作的开门钥匙。通过纸质书的出版,进行版权资源的确认、整合,同时图书的销售、宣传页成为作者及IP资源立体运作的宣传预热。在纸质书出版后,通过全媒体运作,进行内容资源变现。纸质书的定位从单纯的图书商品向具有广告属性的商品进行转换。最终,编辑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将作者的个人品牌或IP品牌放大。同时,作者也通过个人品牌的放大,获得了延伸收益及更多的变现机会。两者相辅相成,一起发展。 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面对各种外部的变化和冲击,传统出版人的焦虑是必然的,但未来也不是死路一条。顺应趋势,扬长补短,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文作者单位系中国商业出版社) (本文编辑:宋鸽)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