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 编辑未来一定要成为版权经纪人
编者按: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版的“核心灵魂”编辑在各种冲击下更加迷茫、焦虑。传统出版业会被淘汰吗?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当下,不同人群因生活压力、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等因素,呈现出了一种群体性的焦虑状态。出版人也是焦虑群体中的一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崛起,将传统出版出版人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这其中尤以出版的“核心灵魂”编辑这一群体为甚。 明天,传统出版业是否会被淘汰?我们自身将何去何从?我们所拥有的经验、知识还能找到新的工作、新的出路吗?这些问题困扰着大部分出版人。也正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方向的不明朗,我们才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中。 知识付费正在颠覆传统出版 在电子阅读兴起后,业界一直传言纸质书会被电子书所取代。然而多少年过去后,二者基本相安无事。消费者在市场的细分下,部分融合,部分并存,相互对彼此的冲击远不如曾经预想的严重。但更多的新媒体形式、平台在不断崛起,知识付费模式依托于互联网的发展而渐趋成型。 互联网在中国是以免费的姿态开始普及的。当时人们普遍不接受知识付费概念。阅读、提问、关注都需要付费?这几乎是天方夜谭。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开始改变。许多消费者已愿意为自己喜欢的知识内容付出一定的费用,且付费的范围及额度还在不断提高、延伸。这些崛起的知识付费项目才是传统出版的最大竞争者。 互联网及新媒体平台对传统阅读形式造成了流量分流。在地铁、公交上阅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大家更多的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阅读网页、微信文章、微博、各种App,以及电子书。但这种阅读分流还只停留在浅层阅读中。在经过市场长期的培育和酝酿后,知识付费得以兴起,终将弥补网上深阅读内容不足这一短板。 知识付费形式多样,涵盖了大部分新媒体形式及平台。如文章打赏;付费加入特定群、App、圈子;在群内听讲座打赏群主、打赏主播;付费听书、听讲座、听课程;慕课;打赏直播、问答;付费使用文章、模板等等。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通过什么平台、载体、形式获取信息已不再重要。在纸质书从规模到盈利整体停滞或减缓的大环境下,知识付费所能给予传统纸质书作者的利润回报明显更加诱人。作为出版核心的内容资源和知识资源变得更具财富价值,在互联网平台上,这些资源的变现渠道多元化,且放大化。所以众多高端作者开始跨界或干脆转到知识付费领域,但限于自身实力、精力、眼界等因素,他们一般会委托给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中介机构来进行相关内容运作。这时,编辑的机会就来了。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