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 “小王子三部曲”出版是噱头?听编辑谈策划始末
《小王子》因写尽了灵魂的纯真、赤诚与孤独,登顶“人类有史以来经典读物”书单,被誉为“每个人不可不读的心灵之书”,被译成300多种语言,拥有4亿多读者。



2018年正值“小王子”这一全球现象级文学形象诞生75周年。“小王子三部曲”由读客策划、文汇出版社出版,自4月16日面市以来,加印2次,销量突破10万册。这虽是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小王子》《风沙星辰》《夜间飞行》简体中文版初次以“三部曲”的形式出版,评价却褒贬不一,有支持也有质疑。 国内读者都读懂《小王子》了吗? 《小王子》自1979年商务印书馆第一次引进中国,39年来在国内已经出版了不下500个版本,双语版、三语版、绘本版、名家译本版、名家导读版、明星伴读版……市面上各式版本令人眼花缭乱,每年销量加起来高达200万册以上。大部分版本都出现在“儿童文学”的货架上,直接面向少儿读者。 但《小王子》真的是一篇童话吗?维基百科《小王子》词条下面,它的类型定义为“novella”(中篇故事),而非“fairy tale”(童话)。在开篇的献词中,作者圣-埃克苏佩里也埋下伏笔——他献给的不是孩子,而是“还是个孩子时的大人”。他还说,“我不希望人家轻率地来翻看我这本书。”《纽约时报》则评价:“《小王子》是为了大人而写的一部充满激情的寓言。”该书之所以深切动人,是因为它有着比表面的童话故事更深层次的含义。这一深层含义,值得被挖掘出来。 一方面作为畅销书大行其道;另一方面,《小王子》有很多读者由于“看不懂”而对它无感,豆瓣上不少差评写道:“谁能告诉我,《小王子》这种书有什么好看的?”“我俗气,不知道在讲什么。”“读了好多年终于读完了,但实在共鸣不起来,是我还太幼稚吗?”知乎上甚至有人提问:“《小王子》被过誉了吗?” 《小王子》真的是被过誉了吗?因一次旅行,有幸发现并阅读了“小王子飞行套书”之后,读客编辑周奥扬这才惊觉,《小王子》并非一篇单纯的童话,它其实和圣-埃克苏佩里的真实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小王子》是其人生哲思的结晶。 2018年《小王子》诞生75周年之际,周奥扬想策划一本不一样的《小王子》,以帮助读者认识一个更加完整、全面、真实的“小王子”。但怎么才能让读者认识到不一样的“小王子”呢?“唯有更深刻和广泛地阅读”,周奥扬如是说,当这句话脱口而出时,《风沙星辰》《夜间飞行》这两部作品也随之跳进他的脑海中。“小王子三部曲”至此有了初步的雏形。 从被遗忘的作品重新发现《小王子》 2017年,周奥扬有过一次感悟颇深的台北行,作为一名出版人,我国台北的诚品书店是必去之处。也正是在此,遇到了让他深感惊奇的作品——“小王子的飞行套书”,他在翻看的过程中深受启发,一方面感慨于编辑策划思路的巧妙,一方面对《小王子》有了一次不同以往的深刻认识。这三部作品都曾在大陆单独出版过,但从未有一个版本,把三者的内在联系以“三部曲”的形式表达出来。 回到上海后,周奥扬很快便与我国台湾二鱼文化的编辑叶珊取得了联系,在与叶珊的交流中,愈发感到将这3部作品的关系告诉读者的必要性。叶珊说,“《风沙星辰》是影响我人生至深的书籍,圣-埃克苏佩里的飞行记事与哲学思想太令人着迷。当时电影上映,台湾有许多出版商搭着热潮出版《小王子》,却只有二鱼文化同时出了另外两本,它们当然不似《小王子》受欢迎,但对我来说,这两本确是更深入理解这部经典不可忽略的著作。” 正因有台湾的出版经验,读客恰逢其时地推出了“小王子三部曲”,虽然不是第一个将这3部作品集结成书的策划公司,质疑声却随着“三部曲”的面市而不断涌现。“小王子三部曲”刚面市不久,有媒体曾在标题为“《小王子》有三部曲?图书营销不能没有底线”的文章中,对《小王子三部曲》提出质疑:《风沙星辰》《夜间飞行》与《小王子》虽然存在互文关系,但并不足以构成“三部曲”……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将这3本书归为“三部曲”实为不妥,一般意义上的几部曲,多半是人物相同,故事有连贯性,如《纳尼亚传奇》《黑质三部曲》《三体》《哈利·波特》等。更甚的是,《风沙星辰》《夜间飞行》偏于非虚构,史上并没有把不同性质的文学作品,如散文、传记拼在一起,命名为三部曲。 对此,周奥扬解释道,“‘三部曲’的形式源于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三联剧’,后引申为‘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除了以上的定义,周奥扬还举出相关实例,他说,“三部曲的界定,并不一定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很多情况下,是在作品流传过程中由市场、读者归纳而成。电影界也常用‘三部曲’的概念总结某位导演某三部作品的共性。例如伍迪·艾伦的‘伦敦三部曲’、马丁·斯科塞斯的‘黑帮三部曲’、奥利弗·斯通的‘越战三部曲’”,导演本人拍摄时并无意图,一般都是影评人、影迷解读的结果,但也逐渐形成了共识。”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