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 打造长销畅销作品 从出版主业来看,各上市出版企业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发展模式,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一是抓主题出版、重大出版,更加强调社会效益;二是抓结构调整,更加强调精品力作;三是抓质量效益,更加强调长销畅销。 2017年是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办法出台、试点的第一年。各出版发行企业将主题出版、重大出版作为重中之重。如中国出版为迎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策划200余种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并充分发挥总经理办公会、总编辑例会等工作机制,强化导向管理。 重点出版物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传播正能量的同时,还强调出优质精品。各企业推动精品出版战略,在机制建设上下功夫。中南传媒进一步改造现有事业部、工作室,构建员工创业平台;引入策划人和策划公司机制,嫁接传统编辑部,将有关编辑部改造成相对独立的具有合伙人性质的事业部;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将事业部打造成机制灵活的“轻骑兵”。新华文轩则制定了“振兴文轩出版实施方案”,加大对出版资源投入,推行“赛马机制”,出版社之间看谁跑得快、跑得好。 出书不仅要叫好,还要叫座。各企业将提质增效,打造畅销书、长销书作为产品线优化的重点。例如中文传媒2017年销量5万册以上的图书287种,同比增长47.18%;销量10万册以上的图书有138 种,同比增长68.29%。其中“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 2500万册。2017年度新经典更是以0.16%的动销品种取得了1.36%的市场占有率,码洋品种效率达8.5,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年发行量10万册以上的图书共计64种,其中突破百万册的有8种。 渠道终端继续下沉 大中小特多面开花 发行渠道是出版发行机体的血管,其畅通与否影响着行业的健康程度。从年报上看,在同时拥有出版和发行板块的企业中,发行收入占据较大比重,也是各单位升级改造的重点,大中小特各类型文化广场、中心书店、社区乡镇学校书店多面开花——一是对发行系统进行结构重组,二是将终端持续下沉到乡镇,三是打造新型的综合消费体验品牌。 2017年南方传媒营收、净利润、净资产3项指标均强劲增长,尤其是利润增长了近50%,大部分贡献来自于对广东新华的完全重组,其6.11亿元的利润中,2.2亿元来自于广东新华。这次作价近12亿元的重组可谓物有所值。凤凰传媒2017年设立“凤凰新华”法人主体并完成全省子公司的吸收合并,减少内部产权层级,实现法律、财务、税务、资产权证、人力资源、经营业务等全方位的平稳过渡。 如果说中心店面是各企业的渠道主动脉,校园书店、乡镇书店、文化驿站等则是各企业发行渠道的毛细血管。2017年各企业将终端不断下沉。南方传媒将校园书店由74个增加到100个,乡镇书店(包括文化驿站)由29个增加到45个,网点净增加47个,通过多渠道覆盖拉动相关教育产品和服务的销售。中原传媒尚书房社区书店4家新店开业,与70余所学校完成校园书店建设签约。中南传媒新开校园连锁书店更是达165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