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 7大新象推进书香校园纵深发展
近年,《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等相关政策均对多方位促动与深化践行未成年人阅读进行了明确阐述。学校作为推动未成年人阅读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在阅读教育方面取得深入发展,并且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走势与特征。 新象1
阅读“硬件”不断完善 阅读氛围营造与资源配置作为一所学校推动书香校园建设的基础,近年来正走在快速发展之路上。大到校园整体环境打造、图书馆建设,小到教室图书角设置布置,各校用不同的方式营造学校独特的“书香”。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为弘扬经典文化,设立了国学雅舍——地面是棋盘,配以黑白两色的坐垫,如同星罗棋布的棋子。江苏省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与浙江省浦江县浦阳第一小学在童话教学方面极具特色,其书香环境也彰显了这一特点。前者为校园每一处建筑命名,教学楼是“童话城”,宿舍楼是“呼噜岛”,学生餐厅叫“甜甜街”,音乐厅则是能实现儿童艺术梦想的“梦工场”。后者致力于让孩子步入校园就如同进入童话世界,教学楼楼梯两边是该校独有的童话书推荐墙,一本本翻开的“书模”介绍了优秀的童话图书。 如果说校园环境是促进学生阅读的催化剂,学校藏书则是阅读最根本的养分。山东省威海市沈阳路小学将学校近8万册藏书融入校园,并将阅读空间设置为“悦读·彩虹花悦读馆”“阅读·快乐书吧”“越读·杏林书斋” “静读·闲庭心语”“趣读·紫藤书苑”五个板块。其中,彩虹花悦读馆能同时容纳100多人,藏书近7万册,其中绘本近3000册。广东省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在学校原有的图书阅览室的基础上,与端州图书馆联手建立流动图书馆,每学期从端州图书馆借一批图书让学生阅读,不断充实、更新阅读的内容。山东省双山中心小学每学期购置图书1次,充实更新图书室的图书。每个教室设立“班级图书角”和班级图书管理员。“班级图书角”每月更新1次,部分图书从学校图书室借阅,另外一部分则是学生家庭小书橱的图书。 新象2 阅读实践制度化 为确保书香校园建设得到长期有效推进,部分学校在建设之初就创建以校长为引领的书香校园建设小组,以及具体阅读推广实施方案。如山东省日照第三小学成立由校长、副校长、各处室成员、班主任、语文教师为成员的“书香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语文教师负责开展,层层落实,切实开展好书香校园的创建活动。十里中心学校根据学校创建规划,制定《“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三年规划与年度计划,形成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福建省西柯中心小学成立书香校园领导小组,建立师生读书制度,制定周密的师生读书活动方案,组织丰富有效的师生读书活动,建立高效的读书评价机制。 为保证学生在校阅读时间,学校还制定阅读课程表。甘露园小学将每周三中午定为全校阅读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阅读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自主设计活动内容,如绘本读写会、故事剧表演等。上海市闵行区航华第二小学设定在每周一的12:30~13:00开展快乐的红领巾读书活动。学校称此为“快乐130”阅读。各中队的“红领巾小助理”佩戴好标牌,在“130活动”前到图书馆完成借书工作,并分发给班中学生,阅读活动结束做好归还工作。福建省厦门市滨城小学用每天的晨诵、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图书馆开放借阅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时间保证。 新象3 阅读课程体系化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部分学校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阅读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广东省肇庆市第五中学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具有特色的“四步四正”国学经典课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步:正音——识字正音,熟读课文环节;第二步:正意——直译理解,文化感悟环节;第三步:正心——联系自身,反复叩问环节;第四步:正行——知识积累,知行合一环节。在实践基础上,积极开发校本教材,研发《礼仪教育》《中华优秀历史人物故事》《国学经典(课内篇)》《国学经典(课外篇)》。贵州省贵阳市东山小学同样围绕该校办学特色,在原有晨诵、午读《四句教》《何陋轩记》《传习录》的基础上,将“阳明故事汇”“阳明书院晨诵集”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此外,学校还围绕阳明教育思想从课程方面整体构架课程理念,整合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隐性课程,设计“乐学树”学校课程结构,形成学校课程体系。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