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阅读活动系统化 阅读活动也从不定期的分散的活动开始扩大发展,形成系统的活动规划。北京市甘露园小学的“21天阅读习惯养成”活动已成为该校常态活动,班主任通过微信群平台展示孩子每天阅读状态,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参与,展示的内容可以为孩子阅读的音频或视频,不但可以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推动亲子阅读,还可让教师了解到班级中每位孩子阅读的状况和改变。目前,低中年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孩子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山东省济南市章丘第二实验小学把每年的4月定为学校的“读书月”,开展“寻找最美‘书虫’”活动。小小摄影师走遍校园角落,捕捉认真读书的身影,并通过摄影展和师生评选从中寻找10名最美“书虫”。这些小“书虫”,成为了学生爱读书的代言人,带动整个校园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广东肇庆中学每周的周末大讲堂除了校内优秀教师的讲堂以外,还要请校外专家、作家等为学生们做讲座。同时,该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活动带动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一些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培养阅读兴趣的活动,学校将其常态化,如针对校内新疆高中班学生的寒假读书文化节已连续举行4届。贵州林泉小学将每年的5月、10月定为校园“读书节”,让各班学生展示晨诵汇报活动,最终评选出最佳班级诵读奖;让学生分享每月所读书目和收获,制作读书卡片,评选班级“读书之星”。 福建省五显中心小学为《水浒传》制作了108张好汉卡(32天罡72地煞),让学生随机抽取好汉卡,确定研究对象。学生在通读全书、了解小说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依据目标对象,了解并收集该人物的历史背景,把握其性格特征,选择喜欢的情节,讲述研究对象的一两个故事。学生精读自己喜欢的人物故事,研究自己所代言的人物,进行人物点评、设计人物名片、学习人物精神。此外,学校还开展“水浒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并进行评比。 新象7 家校阅读常态化 家校互动作为整个阅读教育推进过程中呼声较高的一环一直深受学校关注,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家校互动阅读的过程中,学校一般采取向家长传播书香校园建设重要性的方式。如育才小学通过“致家长一封信”“致社区一封信”的形式,使家长和社区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意义,倡议家庭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家庭成员每天共享一小时阅读好时光,积极邀请家长进学校、进课堂,分享家庭阅读方面的经验,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福建省西柯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这一载体,向家长宣传该校的书香校园建设的理念与实际做法,了解该校开展读书活动的目的、意义、做法,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向家长讲述如何根据学校的相关标准建立书香之家,如何与孩子一起读课外书;请父母亲与学生一起共读一本好书,交流读书心得,共享读书乐趣。学校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读书节活动,观看学生们的读书成果展示,让家长了解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成效。五显中心小学在读书节系列活动之际邀请推动读书的知名人物,来到学校跟老师、家长、同学们畅谈亲子阅读的种种好处,唤醒家长阅读意识;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结合“晨诵”读本和推荐书目,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诗,共读一本书,共议一本书,记下“思与行”感悟。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特别推出了亲子共读活动。如滨城小学举办的一系列亲子共读的活动:“每月一事:让我们每天阅读十分钟”——亲子共同完成阅读单并在校门口的大屏幕上轮流展示亲子阅读的精彩瞬间;“萤火虫义工家长进校园”——家长义工团队进入班级为孩子讲故事;“滨城诗语·每日一诵”——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录制诗诵,并通过该校公众号每日推送一篇诵读。贵州省林泉小学每年寒假会安排要求每班家长和孩子各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开学初上交学校,学校评选出优秀作品发表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在教师阅读方面学校要求教师在寒暑假读一本书,并写读书笔记,优质文章在学校微信公众号里展示。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