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出版社如何留住编辑人才?科学评价和考核机制是关键!
编者按:企业的竞争,说到底都是人的竞争。调动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对出版机构的持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山东画报出版社刘雪清提出要建立健全对编辑的科学评价和考核机制。

编辑工作在整个出版工作中居于中心环节,出版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需要依靠人的优势,其中编辑的能动作用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对编辑的科学评价和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编辑的积极能动作用,关系整个出版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宣传的良性推动。有效的评价和考核机制能激发每个人的内驱力,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战略发展。
编辑考评的内容
对编辑的评价与考核,主要是对编辑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等进行系统、全面、客观的评价,以提高编辑工作质量,实现出版社的发展目标。
构建编辑考核评价体系首先要有理论指导,谨防只求利润不顾其他。考核编辑要尊重编辑的劳动和价值,注重优秀编辑的培养、提拔、重用,以促进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优秀编辑提供展现自我和个人发展的平台,使其真正成为出版发展的中坚力量。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考核应该更精细,更多维度,综合考虑关键绩效指标和潜在贡献。
不少出版社采用平衡计分卡与关键绩效指标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对编辑进行评价考核,从财务、读者、内部运营、学习成长等维度,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具体情况,确立利润、项目、出书品种、编校工作量、单项奖惩重点出版物等指标。平衡计分卡是由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提出的,它将企业的战略目标逐层分解,并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构成了企业战略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量化指标,是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内部流程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关键指标进行合理设置、系统取样、准确计算和分析,来量化衡量企业运行流程绩效。结合平衡计分卡的不同维度,分别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关键绩效指标,分别赋予一定的量化分值,可以作为出版企业编辑考核评价体系构型的基本理论模型。
编辑考核体系的建立要围绕出版社的发展战略,对编辑的考评要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德绩并举,而不仅限于量的考核。德,是指编辑的事业心、奉献精神、协作精神等职业素养,对其考核可进行客观全面的定性分析,分档次赋予一定的分值,采用平衡计分法进行考核;绩,指完成工作的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开拓项目、获奖情况等,可从工作数量、质量、效率、效果等方面细化,设置相对科学合理的分值,进行量化评价。考核指标的设计要以编辑工作的分析为基础,参照编辑岗位说明来制定,关键指标的设置要少而精。考核指标要清晰,易于被理解、接受,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并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