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翟小宁说:“因为学生读什么书,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就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归属感,有一种热爱之情,将来不管走到哪里,他都有一颗中国心,这样的话,我们才真正是说在培养我们炎黄子孙的后代,中华民族的后代,在为中华民族传承文化的基因。”
历史新教材,新在重主权
结合历史研究,顺应国民认知

编写什么样的历史教材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次统编的《历史》新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吸收历史研究的成果和广泛的社会共识。例如关于辛亥革命,以往教材的写法是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新教材中,辛亥革命被表述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还有关于抗日战争,新教材就完整介绍了中国14年抗战的史实。
“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国家认知,也是要从国家认知的角度来认识,因为过去讲8年抗战,现在讲14年抗战,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还有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等等,这实际上已经是国家认知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义务教育历史教材执行主编叶小兵说。
加强培养国家主权意识

这次统编历史新教材还有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十分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新教材以史实为依托,讲述了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