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童趣通过合理开展社店活动,有效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拉动了销量增长
店中店:升级版专柜专架
店中店相当于出版机构在书店设立的“专区”,对提高市场占有率、铺货数量等帮助较大,“设立店中店,可以提高图书的品牌辨识度,方便进行品种管理。本社的图书都聚集在同一区域,可以精准地进行监控。”杨林对店中店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少儿图书周转率高,所以必须对数据保持敏感。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店中店可以看作是专柜专架的升级版,但投入却比专柜专架高得多。“店中店所有陈列资源、硬件设施都由出版机构投放,相应的成本投入会增加不少。”杨林表示,童趣在探寻店中店的路上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前期我们先要考量书店的销售份额,然后评估其少儿图书销售份额所占的比例。确定书店达到我们的标准后,我们还要对其提供的专区进行设计,各书店提供的专区形状不一,所以要量好区域的尺寸,计算好我们要做的书架标准。”可见,这笔投入绝对不小。童趣的店中店大都在30-50平方米左右,陈列品种在20-40种之间徘徊,覆盖率、备货量也有相应的变化。
店中店模式除了成本高昂外,还存在另一个弊端。“与书店签约一签就是一年甚至几年,后期如果店中店效益不好,也不能轻易更改。”李杰表示,店中店的难点在于模式不够灵活、难以二次调整。可见,店中店模式中,书店仍然掌握着很强的话语权。
显然,出版机构如果想要掌握店中店的主导权,还是要在前期下足功夫,对书店的整体运营状况以及各细分领域销售情况了然于心,再做下一步打算。同时,出版机构还得拥有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在完美控制风险的同时,将店中店的各类预算支出降至最低,保证出版机构的利润。
助销员:隐形的杀手锏
和电商平台一样,想要在实体书店拿到更多的图书销量,出版方需要想办法占据店内重点资源位置。除了专柜专架、店中店这种相对直接的陈列模式外,书店的重点陈列区也成了各家必争之地,而助销员在其中就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新华文轩于2006年成立了中盘事业部,2009年开始聘请助销员来促进销售。虽然期间中盘事业部历经调整,助销员的人数也曾一度削减,但这一模式还是沿用了下来。李杰表示,助销员的作用主要有三点:反馈销售信息、维护客情关系、帮助占有资源和落实营销执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