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大众出版:平稳发展,细节处见成绩
编者按:2016年大众出版表现平稳,读者的阅读爱好和阅读取向越来越多元化,超级畅销书难以出现。同时,通俗文学作品作者明星化、读者粉丝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回忆2016年的大众出版,读者或业界同仁能够马上想到的书并不多,正如长江文艺出版社(简称“长江文艺社”)社长尹志勇所说,2016年大众出版表现平稳,“读者的阅读爱好和阅读取向越来越多元化,超级畅销书难以出现”。译林出版社(简称“译林社”)发行部主任吴荀东也认为,除了自带流量的产品之外,新书突围越来越难,图书畅销榜长年被“老书”占据。在这种市场环境和阅读需求下,高品质的作品才能得到读者的青睐,快餐式阅读可能火爆一时,但难以长久。
精细:细分市场大有作为
近几年,出版业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和缓解,精细化出版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词。2016年,各出版机构在图书品种数上并没有较大增长,例如重庆出版集团,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出书品种数为2188种,其中重印品种1507种;长江文艺社2016年的重印率在60%以上;译林社2016年出书707种,较2015年增长6.32%,其中新书230种,再版477种;北京白马时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白马时光”)2016年共有新品59种,只比2015年多4种。从码洋上看,长江文艺社2016年实现销售码洋2亿元以上,保持了15%-20%的增长;译林社2016年大众图书销售码洋为3.2亿元,同比增长25%;白马时光2016年销售码洋超过2.5亿元,同比增长1亿元左右,预计2017年将实现3亿元。白马时光创始人李国靖透露,2016年,白马时光的单品平均销量在10万册左右,新品种单品平均销量超过7万册。精细化出版使得编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打磨产品,而精雕细琢的产品显然更容易受到读者的欢迎。
重庆出版集团2016年一直在实施精品战略,引导出版单位把内容做优,瞄准市场,加强策划,推出一批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特色突出的“双效”图书。译林社也加强市场调研,细分目标读者,进一步落实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打好出版“组合拳”。不仅巩固了既有优势出版板块,也在细分领域做出更多探索。吴荀东表示,译林社在保持文学名著板块市场优势的同时,花大力气研究市场走向和阅读风潮的变化,针对细分读者的新需求,多层次整合优化优势资源,有计划地改版经典名著,精耕细作文学新书,提升单品种销量;继续打造华语原创产品集群,借助已形成的品牌效应和良好口碑,精选选题,做细做透。
除了刻意放缓规模增长,在精细选题方面做文章,有些出版机构多年来在细分领域的深耕细作颇值得称道。据尹志勇透露,2016年,长江文艺社市场表现最好的细分品类是散文集,究其原因,他认为,第一,市场需求大,读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名家散文的阅读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第二,长江文艺社在名家散文方面的作者资源和品牌影响力首屈一指,对全国一流的当代散文名家名作已整合到位;第三,该社在这些书的装帧设计上下了很大工夫,确保有品质、品相好。
尹志勇认为,在读者阅读爱好多元化的当下,一定要注意细分市场,针对特定人群、特定场景策划图书产品,并通过社群营销等更精准的方式传达给读者,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大众出版的主流趋势。
开拓:新市场激发新活力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