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构建传统出版的虚拟场景

[ 来源:佚名    点击数:1193    时间:2016/12/18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数据折射了部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现状,也表明了许多企业尚未进入到完全或很大程度上依靠创新实现新发展的良性阶段。从出版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出版方式仍然是变现的主要方式,国内尤其是这样。从实物(图书)盈利模式向内容服务盈利模式切换,有前提,更有代价,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要衡量品牌黏性够不够,服务能力够不够,对市场特别是价格的控制力够不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始终保持对新兴市场的关注和尝试,绝不可轻易舍弃传统市场。保持对盈利模式探索的饥渴,很有必要。

虽然图书折扣战让很多传统出版人寒了心,虽然行业内部被看低的言论让很多传统出版人伤了心,但现阶段生存的重担还要传统出版人扛在肩上。负惯了的责任,要继续下去。

基于对传统出版的感情,想说的话还有很多,以后再说吧。

最后,想起了吴声老师在《场景革命》中提到的一种呆萌的植物――多肉,他说:“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办公室的‘90后’,桌子上摆了一溜多肉植物。这类古老的景天科植物已经成为文青和白领的宠儿。产品层面,多肉其貌不扬,颜值不高。然而,‘90后’赋予它‘天然呆’‘萌’这样的情感特质。多肉成了孤单时陪伴的治愈系萌物,也成了‘生活可以很简单’的精神寄托。”读完这段文字,我忽然想,如果我们同事策划的介绍12大颠覆性技术的小册子出版了,每个小册子都以一种多肉植物为封面配图,应当也是很年青的、很柔软的。

(本文发表在12月12日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上。发表时删去了部分内容,且标题改为《虚拟场景:传统出版的新学科》。此处为全文,作者授权“出版商务网”发布)


(本文编辑:原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