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是的,凯文·凯利非常重视“场景”,吴声老师甚至专门写作了一本著作《场景革命》。在《场景革命》中,“场景”这个词被应用在互联网领域中,并被具体描述为与游戏、社交、购物等互联网行为相关的、通过支付完成闭环的应用形态。由此,不同群体中的不同个体被场景连接在一起,进而因此成为互联网入口的重要方法论。作为出版工作者,如果希望与科技工作者连接起来,如果希望介入到技术发展的路径之中,未来,与其说借用“场景”的概念可以更便捷地与科技工作者展开交流,不如说,唯有树立“场景”的概念才能与场景参与者沟通诠释出新的价值与情感,梦着同样的梦,痛着同样的痛,幸福着同样的幸福。
具体到传统出版人,如果有可能,我们应当让科技资源、出版资源在我们设定并沉浸其中的场景中以井喷的方式实现释放,在落实传统出版的同时充分丰腴可供服务的内容。这件事,我们必须做。
二、【业务拓展:向着“蓝海”进军】基于内容服务之于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有必要拓展业务范围并使之“蓝海”化。
放眼国际,美国的科技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且被认为居于服务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对照来看,出版所外延产生的内容服务,一定是落后于科技服务业整体水平的。那么,把内容服务做实做强,就是现阶段的首要目标。
近几年,出版业高度重视数字出版、融合出版等,政策上、资金上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倾斜,但实际取得的成效与投入不太成比例,依然是任重道远。具体到我们出版社来看,因为起步晚,不得不从另外的思路上动脑子,反而为行业提供了另一种借鉴。比如,国家重视军民融合战略,我们则凭着军队系统出版社的优势,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从举办会展、组织学会、建设智库等入手,尝试开展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墙里开花墙外香,把需求牵引放在第一位,突出市场主导的特点,最后再考虑出版能否满足需求,对于跨界融合、垂直发展不仅不回避,而是更为欢迎,才是更为积极的思路。
俗话讲,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如能始终保持眼光向外,传统出版辛辛苦苦编辑出来的图书,一本一本,在汇聚成浩瀚书海的同时,最终会产生质的变化,产生新的升腾。不放低我们的目光,是勇敢的坚持。
三、【盈利探索:趋向内容服务】基于出版行业的内容服务还未真正走向市场,未来不得不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射于盈利模式探索。
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的统计结果透露出这样一级数据:调查的37.8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3-2014年的总体平均利润为6.22%,其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平均利润仅为6.28%(注意: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比已升至41.3%;开展创新的服务业企业仅占比32.6%,不及制造业的48.2%),没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平均利润率为6.09%――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并不比未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有明显的利润增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