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融入出版事业部后的当当童书,如何拓展经营新版图?
2016年下半年,从成立当当影业到当当梅溪书院开业,再到宣布从美国纽交所退市融入本土资本市场,一系列大动作使得当当在业界备受瞩目。也就是在今年,有“童书梦工厂”之称的当当童书业务板块与一般图书融合,并吹响了“扶持原创童书精品”的号角。
当当将凭借17年来在图书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和渠道优势,对中国原创作品给予精准营销和全链条的推广支持,在拓展童书产业链的同时,促进产业融合。为了解当当童书的经营现状和新布局,本报专访了当当副总裁、出版物事业部总经理陈立均。

当当副总裁 出版事业部总经理陈立均
打通业务,拓展童书经营版图
出版商务周报:当当将原来的童书业务融合到出版事业部进行同统一管理之后,经营思路有何变化?2016年,当当的童书销量如何?主要增量是哪些品类?
陈立均:这是当当进行大出版物融合、打通渠道的举措。过去,当当童书板块从发展期亟需专业的团队集中打造影响力,到现在已经进入“协同作战”阶段。我们在保持原来对童书品质的高要求之外,还要放开思路,与出版社和其他渠道进行有效地融合。当童书与一般图书业务所有的市场环节打通后,会更加突出童书的重要性,比如根据不同时节制定全网图书销售计划,在童书销售旺季,全网的销售重点向童书倾斜。这样一来,页面资源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截至2016年10月,当当童书销售码洋同比增长35%。我们希望,通过当当累积17年的大数据分析和渠道优势,进一步整合优势内容和渠道资源,争取实现“人人都能卖书”“人人都能推荐书”的状态。
今年,科普类图书的增速较快,与国内的爸爸妈妈观念的转变有关。比如,广西科技出版社旗下童书品牌“阳光秀美”策划出版的《去野外》大受追捧。其次是儿童文学和图画书,原创儿童文学主要还是以曹文轩沈石溪、郑渊洁等名家名作为主。精装图画书在当当的市场表现非常好,这也说明父母越来越注重童书的品质。相对于其他类别的图书,童书尤其是图画书也更需要花时间去培育。而作为国内最大童书电商,当当有耐心根据读者的阅读反馈去发现好的童书和图画书。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