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如果说出版仅仅是指原来的图书出版,以上这些可能都不算,但是目前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育出版来说可能是冲击,但出版社也可以借助新技术完成转型。”在国内,数字教育公司不断创办不断“死亡”。做新技术起家的公司创业时往往低估了教育的专业性。朱文秋认为:如果他们对教育的专业性有足够的重视,有些数字教育公司可以发展得比现在更好,有些公司也不会面临“死亡。谁能够做起来,谁就是互联网领域的巨无霸。”
华东师大出版社是在教育出版领域具有较大优势的综合性出版社,在问及华东师大出版社教育领域的数字出版内容时,朱文秋介绍道,出版社有专门的数字产品部和电子音像出版社,有专门的团队开发数字产品。
目前华东师大社比较稳定的有微视频和面向学前教育的“美慧树儿童早期教育解决方案”。“二维码+微视频”图书已经拓展到10个系列的100余种图书,配套视频已达近万个,视频播放总次数已达300余万次,总访问人数已达40余万人。这一创新形式,已经成为华东师大社所出版图书的一大市场特色和优势,有效促进了传统图书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对传统图书的销售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学前教育领域,华东师大社打造了“美慧树学前教育全媒体数字平台”,该平台由华东师大学前教育学院整体规划,由96本图画书为基础的数字化课程组成。课程包括上千个数字化课程案例,200个数字化增强(AR)模型。该平台是教师和家长互动的平台,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上海市教委、一线教师、家长的一致好评。华东师大社的学前教育分社销售码洋逐年递升。
展望未来,冷热几何
今年9月,南京大学官微“出版江湖”定期推送的“大学出版社微信影响力排行榜”(由北京数酷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研发),引起业界对微信运营的关注和思考。如今微信运营已经走进“红海”期,未来这一平台究竟冷热几何?朱文秋说:“虽然微信平台红利期已过,但今年依然有不少有特色的公众号在几个月之内就迅速成长起来。这说明出版社需要学习和深入研究的方面还很多。”
朱文秋认为,首先是微信服务号的功能可做深度开发,利用这一点可以进一步做好用户服务。华东师大社的微信公众号也有服务号,比如教辅分社运营的“挑战压轴题”,粉丝众多,互动也很好。深度开发可以建立自己的客户管理系统,像招商银行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早期就做了非常丰富的功能。一旦客户管理形成了成熟的系统,出版社就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将内容更精准、更垂直地推送到用户面前。目前出版行业里面的大号“机工教育”已经是做得比较好,但出版行业的服务号离银行等行业的服务还有很大距离。这块崭新的土壤正在等待各出版社的开发和耕耘。
其次是微信小程序的开发。今年1月,张小龙宣布微信公众号将推出“应用号”。由此,公众号将超越既有的内容发布形式,实现新的延伸,拥有庞大的生态体系,同时也是出版社实现商业化道路上的一步大棋。
除了教材教辅外,华东师大社人文社科类的学术专著和读物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上,为了避免自身定位混乱、目标用户界定不清等问题,华东师大社将出版社官方号(ID:ecnupress)和各分社公众号组成了矩阵式运营。主号的综合性强,由出版社营销中心负责。各分社公众号特色鲜明,针对垂直细分的领域,由分社负责。如:“六点图书”是针对学术书平台;“华东师大出版社挑战压轴题”和“华师教辅ECUNP”是教辅书平台,这两个平台运营优良,粉丝多、阅读量高。朱文秋说:教辅的发行量大,有用户基数,分社重视将读者从纸质书的阅读导流到微信平台。更重要的是,微信平台一定要给用户提供优质的知识服务和用户体验。这两个教辅类公众号旗下有微社区、名师课堂直播等栏目,用户可以借助微社区参与问题讨论,通过“名师课堂直播”链接到华师微视频,更方便了用户的学习。
而学前分社(育儿营)和教师教育(大夏书系)也是独立运营得公众号,虽然运营上没有惊人之处,但定位精准,能够聚焦用户,弥补了总社号不够垂直的弱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