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首先,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提高原创出版能力。纸和互联网,对于出版而言,都是传播内容的介质,离开了内容,纸还是纸,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既不会有传统媒体,也不会有新媒体。融合发展必须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我国少儿出版已经完成了由“加工”到“制造”的转变,但总体而言内容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教辅图书和大众图书的比例各占一半,而大众图书中,还有相当部分是引进版权和公共版权图书。特别是,我们还没有能够在世界上叫得响的作家和作品,还没有打造出少儿出版的“中国品牌”。我们要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从追求品种规模转变到讲求质量效益上来,切实提高原创出版能力,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如果我们手中有一批像比利时的《丁丁历险记》、瑞典的《长袜子皮皮》、意大利的《洋葱头历险记》那样的世界经典,中国少儿出版就可以在融合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
其次,要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出版,实现出版的流程再造。传统出版的数字化水平很低,编辑工作还离不开纸和笔,编辑、印务、发行、管理各个环节衔接不畅,“信息孤岛”的现象普遍存在,既不能实现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也制约着传统出版的转型升级。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必须运用数字技术再造流程,实现纸质读物出版过程的数字化。中少总社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已经建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ERP系统,全媒体出版平台也已经建成试运行,明年将在全社范围内运用。
第三,用数字技术丰富内容呈现方式,创新纸质读物的产品形态。各种新技术的产生为丰富纸质读物的内容呈现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比如,借助点读笔,可以把原本只能看的纸质读物变成可以听的有声读物;利用现实增强技术,可以使原来是静止的平面图画变成立体的动感图画。这些技术,可以使内容变得更加形象、逼真,对于少儿读者提高阅读兴趣,增强阅读效果,具有很好的作用。
第四,实现全媒体出版,满足读者的多元阅读需求。这是少儿出版转型所要实现的目标。所谓全媒体出版,是一个内容制作成多种介质的产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在全媒体出版条件下,纸质读物依然是基础产品,同时,可以根据读者需求,加工成适合数字化传播的电子书刊、视频、音频、网页、动画等各种产品,满足读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阅读需求。中少总社目前部分低幼读物已经着手进行全媒体出版的尝试并取得初步成效。比如,《幼儿画报》的内容,可以在刊物上看到,同时,也制作成视频节目、动画片等通过网络电视传播,还制作成了语音智能玩具。我们还将推出更多的全媒体产品。
最后,实现出版模式的再造,由现在以出版者为中心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在出版者主导下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互动传播。在新的出版模式下,读者对阅读产品和阅读服务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参与权,可以选择纸质读物,也可以选择电子读物;可以选择批量生产的标准化阅读产品和阅读服务,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个性化的定制产品和服务。
作为传统媒体从业者,我们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媒体格局变革带来的严峻挑战。但是,在挑战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在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融合发展这个历史性任务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不一样的媒体面对挑战有不一样的应对之策,适合报纸的不一定适合图书,适合图书的也不一定适合报纸。就出版而言,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教育出版,少儿出版与成人出版,融合发展的路径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同样,中国少儿出版的融合发展也不能照搬西方出版强国的经验,我们所面临的国情、所处的发展阶段与他们不一样,只能走自己的路。我们应当有信心走出一条少儿出版融合发展的中国道路。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