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少儿出版的根本使命是出书育人。老一辈少儿出版人对此有深刻的理解。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首任社长叶至善说过,少儿读物的编辑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工作。他说,少儿出版要“一不亏心,二不亏本”。“不亏心”,就是要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得起天下父母。“不亏本”,是为了把“不亏心”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做大做强。少儿出版的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从出版功能的角度看,教育价值是少儿出版的根本特点。
少儿出版的教育价值最终要通过阅读来实现。古今中外教育家、作家、出版家对少儿阅读的意义多有论述,以下几点至关重要:通过阅读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态度和情感,使他们能够逐步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打好基础;通过阅读帮助孩子正确认知自我、他人和社会、自然,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好基础;通过阅读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培养他们对读写的兴趣和习惯,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为完成学历教育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根据少儿阅读的需求特点,纸质读物更有利于实现少儿出版的教育价值,应当作为儿童阅读的主要载体。大量的研究证明,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与阅读习惯密切相关。在诸多不良阅读行为中,跳跃式阅读即浏览式阅读对少儿阅读能力的负面影响最大。电子读物具有海量信息、无限链接等特点,很容易诱发跳跃式的阅读行为,不利于天性好动、好奇心强、自控能力较差的少儿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美国曾经有研究者做过实验,两组儿童分别通过纸质读物和电子读物阅读一篇内容相同的文章,结果,阅读纸质读物的一组儿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高于阅读电子读物一组儿童30%。上海市新闻出版局2013年8月11日发布的《上海市民阅读状况分析报告》提供了同样的证明,70.65%的人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比选择电子读物的高出了25%。还可以列出许多理由来证明纸质读物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理由,比如,有利于保护视力、可以随意翻阅、便于标记等等。据尼尔森发布的数据,2013年1~8月少儿图书在美国、英国等多个市场同比增长,其中美国增长13.1%。可见,在这些出版强国,纸质图书依然是儿童阅读的首选,市场依然向好。
探索互联网时代少儿出版融合发展,要考虑提供什么形态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儿童阅读需求,更有利于实现少儿出版的价值。基于对儿童阅读需求和少儿出版价值的认识,纸质读物依然应当是少儿阅读的主要载体,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少儿出版的基础形态,少儿纸质读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成长性。
目标:以纸质读物为基础的全媒体复合出版
通过分析少儿出版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以及互联网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可以看到,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少儿出版大国,无论是同世界文化强国相比还是同少年儿童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相比,我国少儿图书市场发展空间还很大,有着良好的成长性。少儿出版还有其特有的阅读功能和教育价值。因而,在很长时期内,纸质读物依然是少儿阅读的主要载体,也是少儿出版的基础形态。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对他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少年儿童闲暇消费方式的改变,直接对少儿出版产生冲击。尼尔森图书市场研究总裁乔纳森·诺威尔根据对美国少年儿童业余爱好的调查,提出“我们会不会失去下一代读者?”他的忧虑不是空穴来风。我们要充分重视互联网对少年儿童的影响,积极运用新的传播技术、传播介质和传播渠道,来丰富少儿读者的阅读体验,提高少儿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少儿读者的阅读效果。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国少儿出版从现在起到“十三五”期间融合发展的选择应当是: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拓展新技术新应用为基本路径,改造传统出版,创新纸质读物的产品形态,延伸出版产业链,进而实现由单一纸质读物出版向以纸质读物为基础的全媒体复合出版的转变,实现由纸质读物供应商向全媒体阅读服务供应商的转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