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4 视频音频信息是否需要走三审三校程序?谁来为影音信息质量把关?
从此次调查的结果看,大多数出版机构对于二维码上的影音信息质量把控都有相关的流程进行保障。责任最后落实到项目经理或者图书视频编辑或责任编辑身上,其程序与图书三审三校基本相同。责任人需要对内容、风格、质量等负全责。比如,轻工社就需要走三审和校对程序,严格与传统的文字书对应。编辑和三审、三校环节的人员在审核文字内容的同时,会进行音、视频内容把关。遇到问题,作记录,给出修改意见,返给责编,责编会协调制作人员修改。安少社由于申请了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按照要求,也会进行测试、编辑加工、审核等环节。
5 由于在书店扫码即可观看或者收听,是否担心音频和视频的著作权得不到保护?
首先图书上配置的视频、音频二维码,是出版社自己拍摄(或委托拍摄)、或者与对方(视频或音频版权方)签有协议,是受到国家保护的。对于出版机构来说,很欢迎读者扫描二维码,可以对图书内容作更为详尽的了解。从目前情况看,由于读者不方便进行复制传播,并且有出版机构在书中会对此进行简单的限定说明,侵权现象不明显。也有出版社表示,今后可能会考虑将二维码加密,只有购买正版书的人才能正确解码并顺利观看相关的资源。
6 没有WiFi的地方,这些影音信息还有意义吗?
出版商对这个问题普遍保持乐观态度。他们相信,只要读者对图书内容感兴趣,就会选择二维码视频内容扫描。当然如果暂时没有免费的WiFi,有时候会费些手机流量,但随着4G网络的到来,流量费用会明显降低、浏览速度也会更为快捷。另外聪明的读者也会有其他方法,找到免费的WiFi去浏览视频二维码。也有出版商诸如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中心考虑到网络问题,在制作了《愿风裁尘》APP后,今年出版的《守岁白驹》和《怀石逾沙》就压缩了APP的大小,读者在下载《守岁白驹》和《怀石逾沙》主题APP后,甚至能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用APP扫描书中的图片观看视频和收听音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