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童书已规模运用AR技术?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孙珏
日前,接力出版社为其即将上市的“香蕉火箭科学图画书”系列在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少儿借阅室举办推荐会,众多孩 子和家长体验到了书中内容“活起来”。事实上,近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少数出版机构都尝试在图书中嵌 入AR技术(以单本图书为主)。而此次接力社的新书则是10册连发,可以说是AR技术首次在图书上的规模化应用。那么,这项技术如今在出版业是否已经成熟 到可以铺开,可否获得较好的盈利,其中又有哪些问题需要克服?为此,我们采访了多位此类图书的项目负责人。
AR(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技术,即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实时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 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以“香蕉火箭科学图画书”为例,记者按照图书封底的使用说明,下载APP“香蕉火箭AR”应用程序,将该系 列中的《我们当上了宇航员》末页展开,找到AR标识,用软件的摄像框将其囊括进去,即看到宇宙飞船腾空而起,稍稍变化图书方位(AR标识不能偏离摄像 框),可见飞船全方位的构造以及升空、分解,宇航员太空漫步等全过程,还配有音效。整个3D影像实际上是对整本书内容的集中立体化演示。该系列中还涉及建 筑物、恐龙等诸多科普元素,激烈的搏斗场景、踢球动作等,都可以通过手指操作展现眼前,有不少是书中内容的延伸。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