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形式:联合海外华人借力国际交流
当 前国际组稿的主要形式,还是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及海外华人组织,率先吸引部分华人来作这方面的尝试。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科技前沿”丛书是 由“旅美中国科学家工程师协会”发起的一项国际科技界的合作。谈到这一国际组稿的顺利完成,清华大学社提到,“20多年前,历史的进程使成千上万的中国学 生、学者有机会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现在这批学子活跃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希冀振兴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和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正是 基于如是共同的心愿,大家积极参与了该套丛书的撰写、组稿和编辑工作。”
据吉林美术出版社的李丹介绍,她曾责编组织过两套国际组稿图书 “海外华人艺术家谈艺丛书”、“视觉巴黎”。前者在组稿过程中,寻找了一位在海外从事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作为主编,然后再由他全权负责寻找合适的作者和约 稿,“因为国际组稿存在距离等因素制约,一位主编为我们约稿省掉很多麻烦”。后者的主编是法国一家传播公司的老板,该书内容全部来自这家公司和另外一家设 计公司——巴黎自由设计联盟的同事的作品,这些作者事实上也是起到了组稿人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