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电子书包商用提速观望仍多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攀
在硬件商、软件商、 互联网企业、运营商大举进入电子书包的潮流中,对电子书包的前景已没有多少争议。以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直接向教育部门或学校销售电子书包(B2B)的企业,2013年至今收获颇丰。同时,随着上海市闵行区罗阳小学试行电子书包BYOD模式,也让电子书包B2C进入业界视野。种种迹象表明电子书包模式悄然改变,商用进程正不断提速。而统一的行业标准的缺失以及众多握有内容资源的出版商仍顾虑重重,让快速成长的电子书包尚有一丝阴影。
电子书包B2B向B2C转变?
中南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并不掩饰他们在电子书包上的野心。他算过一笔账,哪怕进入10万所学校,每个学校配备一个班,假设配备班级和学校管理系统的费用是100万元,由此带来的产值便已十分庞大。
河北大学出版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杜恩龙也算过类似的账。他表示,电子书包牵涉到许多方面,硬件商、软件商、服务商、运营商都可以找到各自的商业追求,而单就现在市场释放的产值而言,已足够让这些企业“狂喜”。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