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天闻数媒2013年拿到了上海、厦门等地209所学校电子书包试点的订单,这个数据在2012年仅为18单。诺亚舟“优学派”的电子书包也在成都、青岛、深圳等地渐次开花。
试点学校数量激增,与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各地教育部门的重视及“真金白银”地投入有直接关系。
而随着上海市闵行区罗阳小学从今年3月起推行电子书包BYOD(即BringYourOwnDevice,携带自己的办公设备)模式,更是让电子书包提供商看到除了将电子书包卖给教育部门或学校(B2B)外,还可向家长和学生收费(B2C)的可能。
罗阳小学目前已实现人手一台学习终端(Pad)的目标。与一般情况下,试点往往针对有限课程,在固定时间段使用的做法不同,罗阳小学将电子书包完全应用 到学校教学和日常管理。除了教学和管理,他们还可以在Pad上选举班干部,甚至举办数字化运动会。闵行区教育局对此寄望颇高,表示一旦实验成熟后,会将 BYOD模式推行至该区所有学校。
就电子 书包B2C的可行性,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询问了多位电子书包业内人士。他们一致强调,义务教育阶段,B2C并非是直接就电子书包向家长、学生收费,而是 先由教育部门或学校买单(B2B),然后这些电子书包可与社会性资源挂钩,给家长和学生提供教辅材料等内容和服务(B2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 部主任孙婷进一步补充道,电子书包可以提供比纸质教材多得多的资源,B2C的机会更多地在于增值和个性化的服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