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三个动态调整
历经22年的“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奖,已成功举办了12届,在中国出版业产生了广泛影响,对推动形成多出好书、多出人才的工作机制,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学术发展、繁荣出版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20余年来,“一本好书”的评选也经历了一个逐步调整、完善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参评图书范围的调整。“一本好书”最初设奖明确,参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1992年首届入选的10种图书,虽然形式上有画丛(《红旗飘飘画丛》)、有图集(《中国共产党70年图集》)、有辞典(《内蒙古大辞典》)、有多卷集连环画(《孙子兵法连环画》),但内容均在社会科学范畴。从第2届起,一些少儿出版社出版的主要面向少年儿童的读物开始入选。而至第3届,《高科技知识丛书》这种科技读物也已入选,社会科学范畴已被突破。第4届同样有《中国当代科技精华》、《西藏畜牧业走向市场的问题与对策》等非社科范畴的书入选。第5届时,正值中国动画出版“5155”工程大力推进之际,该工程中出版的《神脑聪仔卡通系列丛书》和彩色卡通画《中华少年奇才》均入选“一本好书”,进一步拓宽了该评奖的范畴。此后从第6届至第9届,长篇小说、诗歌、科普读物、摄影作品集、卡通丛书、学术著作、理论专著等多类别图书均分别入选。
从第10届起,评选范畴调整为文艺图书,且以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为主。这一评选范畴延续至第12届,持续3届,历时5年。这一以文艺图书为评选对象的调整,应该说与“五个一工程”评选所包含的戏剧、电影、电视剧、歌曲、广播剧等其他门类作品是相吻合的,是共同统一在文艺作品这个大的范畴之下的。
不过第13届“一本好书”评选又作了调整,除文学图书外,又增加了通俗理论读物和少儿读物两类。其中文学图书包括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通俗理论读物和少儿读物中,文件学习辅导读物、文章汇编、诗歌、百科科普、漫画图画、低幼读物等不参评。
20余年来,“一本好书”评选范畴的调整,总体上说是适应不同阶段推动出版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与时俱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