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作为中宣部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参与的全国性大型评奖,“五个一工程”评选一直把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作为参评作品的一个基本条件。获选“一本好书”的许多作品,“叫好又叫座”成为其一个主要特征。当然20年来,这“叫好又叫座”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扩展的演进过程。
“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选的前几届,由于评选图书的范围相对较宽,获奖图书中虽然多数发行量不菲,但也有少数理论专著、学术著作由于读者面的局限,发行量不甚理想。
为了使这一有广泛影响力的评选,获选作品同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第10届评选起将参评图书的范围调整为涵盖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的文艺图书,且将应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一定的发行量作为参评的基本条件。与一本好书评选相仿,对一部好戏剧、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电视剧、一首好歌曲、一部好广播剧的评选,也分别作出了对社会反响、票房收入、演出场次、收听收视率的明确规定。这充分体现了“五个一工程”评选关注社会反响,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精品意识和市场意识的有机结合,既注重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又注重商业价值。
而在第11届和第12届一本好书评选时,除了继续将参评范围确定为文艺图书外,还明确规定:参评图书作品必须具有广泛影响,发行量原则上不少于3万册。这种对参评图书发行量的具体要求,显示了“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选对“叫好又叫座”的进一步强化。而第10届以来的三届获奖图书,也均达到乃至超过了发行量的具体要求。
即将开始的第13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评选的范围除文学图书外,又增加了通俗理论读物和少儿读物,这种调整出于什么考虑?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3届对一本好书评选范围的收缩,是为了更好地对获奖作品进行市场检验,更好地凸显“五个一工程”评奖的社会影响。而本届评选将通俗理论读物和少儿读物纳入,是因为中国梦的宣传、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有更多读物的参与。这次对评选范围的扩展,既使评选更好地体现了时代性,又能调动更多非文艺类出版单位参与这一评选的积极性,使这一评选能波及更多的读者,适应更多的出版单位。
而这次在对评选范畴调整的同时,仍明确发行量原则上不少于3万册(套),既使评选适应不同读者的阅读取向,扩大了评选和广大民众的接合面,又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叫好又叫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