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我们主动联系到苏泊尔,以寻找民间美食达人的名义进行组稿,苏泊尔作为国内的厨具领跑者,又是‘舌尖2’的合作伙伴,话题感、宣传点切合较好,故而迅速促成二者的合作”,王群如是说。不仅如此,浙江科技出版社正与苏泊尔展开探讨,有望在接下来的战略部署中继续合作,譬如围绕双方的客户群进行重点的营销推广等。
相似的案例还有青岛出版社在5月份新近面市的《一城一味》,该社旗下美食生活网、美食工作室负责人纪承志告诉记者,该书脱胎自作为“舌尖”姊妹篇的同名纪录片,《一城一味》每集讲述一个城市,其以专业厨师的视角走进城市深处,在街边小店、百姓家庭、餐厅酒楼寻找、发现最能代表城市特色的民间美食。纪录片首播时间为今年1月底,而图书的策划时间加急、出版时间取巧,也是为了赶上“舌尖2”的热潮。
此前,凭借“舌尖1”风靡全国时,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的“舌尖上的中国”销量突破百万。像借“舌尖”之名的衍生图书《舌尖上的营养与能量》(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版)都首印6000册,上市一个月内即重印1万册满足市场供需,出版热度不容小觑。今年5月,“舌尖2”的面世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联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和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适时推出《舌尖上的中国·第1季》(完美珍藏版)。
不难想见,“舌尖2”的官方授权图书的版权争夺战,以及各类衍生、仿效甚至跟风的饮食图书的轮番上场,都将为下半年的图书市场提供些许热闹和看点。但是,一旦进入复制化的生产模式,就应该警醒了。所以,出版单位需要跳脱出策划选题这一传统思维,而应着眼于“舌尖经济”产业链的大背景下,或许还会寻觅到更多的发展先机。
例如,与第1季不同,“舌尖2”制片方在商业把握上似乎更有章法。尽管节目中没有任何植入广告,但在开播之前就已圈定了几家官方合作伙伴。从金额来看,苏泊尔和四特酒作为冠名商,各自的广告费都在4000万元以上;从合作深度来看,天猫食品以及一家美食论坛——豆果网通过与“舌尖2”内容的深度结合,因而盘活了一系列的电商生意链。面对此类跨界探索,传统的出版单位显然尚处于缺位的状态。如是灵活的市场嗅觉,也应当足够引发业内有识之士的深思。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