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从具有突破口效力的传统文化板块,到莫言获诺奖引发国际关注热度的文学板块,到以大学社为主体打响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学术板块,中国出版“走出去”一路铺展开来。如今,少
儿出版终于小露锋芒。而作为目前业界普遍看好的市场生力军,该板块极可能在“走出去”中持续产生拉动效应。但正如业者所言,过程仍然任重道远。
从产品建设看,业者一致认为,国内少儿出版所开发的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尚不丰富。国际市场上的主打产品是图画书、故事书、玩具书。但图画书和玩具书 在国内的开发量尤其不足。国内近两三年才出现原创图画书,但是真正会写图画书的作家还不多;作为后起力量,如何让产品输出到德、英、美等图画书出版强国, 可以考虑把中国元素和国际需求进行很好嫁接,但这些都是很大的挑战。此外,中国童书在内容、绘画、版式、整体设计等各方面还不够“国际化”。
“我们还缺乏足够的人才储备,从社长到编辑到版权贸易人员。”李学谦不无遗憾地说,如果社长能够直接用外语跟国外展商和客户沟通,那么出版社目前的“走 出去”工作可能会远远超出现有的情况;从编辑角度看,少儿编辑对国际市场需求了解有限,缺乏像DK那样从产品开发之初就考虑销售多个国家市场的产品策划能 力;从版贸从业者角度看,国内优秀版贸从业者往往长于引进,但输出上还有很多不足。大量人才缺口的补足需要一个“慢”而“长”的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