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借助少儿出版目前的发展冲动,以企业为主体,推动少儿出版‘走出去’,实现品牌和知识产权经营,实现出版内容和价值最大化,实现产业发展的重大扩 容。”中少总社社长、少读工委主任、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李学谦对“走出去”、企业乃至少儿出版产业发展给出了这样一个逻辑性描述。
他认为,中国少儿出版的“黄金十年”是全行业参与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粗放型发展,但仅靠增加出版资源投入的高速发展难以为继。少儿出版若想真正成 为拉动中国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就需要向集约型增长转型发展,不论是大社、小社还是专业少儿社、非专业少儿社都需要真正回归到加强出版能力建设,持 续加强原创出版的轨道上来。当原创能力足够强大,品牌和知识产权的经营就水到渠成,后者的市场价值和产业发展价值都可用“超值”来形容。中少总社从 2012年1月出版“植物大战僵尸”系列以来,版权方宝开公司得到的版权收益不少于1000万元。这种品牌和版权经营并不是大社强社才能做,拥有《丁丁历 险记》、“林格伦系列”作品版权的出版社虽然不是比利时和瑞典最大的出版社,但都成为版权经营的赢家,后者已经不再出版实体书,只卖版权。
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版社能进入品牌和知识产权经营的阶段,但是“走出去”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对于少儿出版而言,“走出去”机会难得:一方面国际同行对中国 少儿出版的关注热情持续走高,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少儿出版在意识形态、翻译等方面壁垒较少,在原创精品增多的情况下,“走出去”可能性会超过其他 类型的图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