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无论是“图书搭台、多元唱戏”还是“以主业带副业,共同发展”,但在如今多元经营以较少的经营面积,拉动着较大销售额、利润贡献率的背景下,很多书店人都觉得大力发展多元产品是书店发展的大势所趋。在书城经营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每增加一种产品,相应就得淘汰旧产品,如何取舍?如何更好地处理主业与多元业态的关系?如何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简单而言:优胜劣汰,有取有舍,效益为先,方为上策。
实体书店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书籍和多元产品相结合,优势互补是大势所趋。很多书店人尤其是新华人认为,新华书店还承担着思想文化的宣传、引导等社会功能。因此,书店必须在保证图书主业不丢的情况下,以市场为导向,有取有舍对多元产品进行规划。
杨泉认为,二者之间不存在平衡问题,都需要扶持和发展,这样才能获取更大的效益。谢光锋也觉得,主业与多元两者应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图书主业领跑,多元业态快跑,两者并驾齐驱。”其中,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自3月6日的停业改造,就是以图书主业为核心,多元文化业态为重心建设的发展理念,对主业结构调整、业态重新规划的探索。四川新华文轩在下属书城有计划引进的多元产品,先在大书城试点后再进行推广,像利润较低的、关联性较差的数码产品项目正在逐渐减少。郑州购书中心多元产品的面积一直控制在20%以内,通过改善销售管理来提高效益。北方图书城对书店多元化经营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重视品牌效应,像步步高点读机、卡其欧电子词典、苹果等知名品牌保持了很好的销售;自身创新力、服务力、影响力不足的产品会被逐步淘汰,比如文具类的不知名品牌,销售不佳的运动服装产品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