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赵天峰:移动互联时代的图书营销之道
如果过去我们谈经营读者是口中多、心中少、行中无,今天经营读者的行为却可以落地生根,有所作为。拜智能手机移动上网的大潮所赐,出版商迎来了新的黄金时代。百道网营销总监赵天峰在第三期博雅出版论坛上,分享了百道网以读者为中心,整合二维码和三微(手机微门户、官方微博、公众微信)的“经营读者一二三”服务之道。

百道网营销总监 赵天峰
大家现在都在热衷于讨论微信营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已经积累了4亿用户。这在以往的营销环境、以往的营销工具下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今天发言的内容会紧扣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的的图书营销环境、营销工具以及一直没有变化的图书营销的本质和关键。
经营读者就是经营出版的未来
读者是出版业的衣食父母,这是众所周知的结论,读者不但是图书购买和阅读的主体,更是出版产业化发展的最重要支柱;未来出版业是争夺读者和作者的战场,出版业正日益被超级数字出版平台挑战和替代,最后不能被替代的只有作者和读者。虽然作者能带来读者,但归根结底,作者是冲读者来的,谁拥有最多读者,谁具有对作者的最多话语权。现在抢作者靠预付款靠支付高额的版税,将来抢作者一定是要靠读者资源;大家都知道亚马逊开始大举进军上游出版业,凭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充分利用了其庞大的读者资源;经营读者是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头等战略,可以预见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这意味着纸书和电子书将长期并存,无论纸书还是电子书都是面向同一读者,只要抓住读者,就不愁转型。
目前国内主要的数字图书发行渠道基本都掌握在电子商务公司(三大网店)与电信运营商(三大阅读基地)手中,他们以其庞大读者资源与近乎垄断的行业资源使得传统图书发行商很难在短期内与之抗衡。如果出版社掌握了自有的读者群体,转型后的数字内容发行渠道就水到渠成了。因此,经营读者一定是经营出版的未来。
为什么说出版业经营读者有名无实?
出版业经营读者一直有名无实,我们把这种尴尬现实用9个字来表示:口中多、心中少、行中无。可以说,这9个字非常准确地说出了出版业经营读者的现状。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