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他们从硬件、软件、人才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数字化内容生产平台、投送平台、在线支持平台,推进存量资源数字化,加快建设音频资源库,实施数字内容多介质呈现。集团已与江苏移动、江苏电信等运营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实现内容与终端的传播联结,开展在线服务,移动阅读,凤凰听书网及视频点播。集团正在南京下关建设数码创意产业园,扩大数字内容的销售和服务业务。
自行研发软件,是建设“数字凤凰”的重要构成。集团不惜大投入,买断专利技术,引进高端人才,发挥教育资源及技术条件优势,精心开发教育软件。考虑到职业学校可做虚拟实训,集团首先全力开发职业教育产品。江苏科技版涵盖中等及高等职教的职业教材,本来就受不少职校欢迎,经过数字化升级,市场占有份额更加扩大了。江苏教育社开发出中小学课标教材题库及四级网络,电子书包平台,电信iTV等多种数字产品,其中《数字课堂》、《凤凰学园》等销路都很好。仅《数字课堂》的光盘,去年就销出1500万张。采取中学交年费方式运营的凤凰学科网,注册的已有全国5000所中学。注册教师可以从中下载课件、教学资料、教育资讯等教学资源,使用网站的题库,使学科网成为教师在线交流的平台。2012年集团数字出版的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开始进入盈利期。
此外,凤凰的数字印刷发展也很快。他们引进了四国先进设备,并用自己开发的软件连接起来,建成按需印刷的POD连线,具有集成创新、数码连线的优势,有“亚洲第一线”之美誉。现在一本书几分钟就能印出来了,一台设备一天可以生产200多种书,生产短版书极其方便。集团的职业教育等短版教材,现在以销定产,做到零库存。就是社会上一两百本的家庭相册、个性挂历等都可以接,效益非常好。下一步数字印刷的发展,是要在北京、上海、深圳、伦敦等地设十个点,开展外来加工、数码快印业务。
集团的目标是:以只争朝夕的步伐,占据数字出版及数字印刷的制高点,实现从单一文字信息,向多媒体复合出版方式的数字化转变,全面实现印前数字化,使凤凰集团成为中国重要的数字内容提供商,及数字出版的重要基地。陈海燕很有信心地表示:五年内打造“数字凤凰”的目标,实现的前景很好。
市场需求水流,深浅都要趟
市场的需求千变万化,其应对后果,成功与失败并存。有的人目光短浅,风险估计过高,遇变往往裹足不前:而有的人,严于论证,市场既有需要就敢于下水,干起来再完善。在书业发行改革中,凤凰集团就属于后者。
长期以来新华书店单纯卖书这种经营模式,在广泛网购时代已明显不适应了。凤凰集团是全国第一个提出“文化消费综合体”概念的。要求把同质化单一卖书的中型门店,打造成以书为主题的文化体验空间。让处于紧张节奏的人们,来到书店在淘书品书之余,还能感受到心态的松弛与平复。图书是低值商品,转变形态后,看书带喝茶、喝咖啡等其他休闲消费,总销售额就会增加。利用新华书店品牌原有的公信力,现在再嵌入一个“字里行间”品牌,相当于实行会员制的读书俱乐部。缴纳会费的会员,可以经常去参加品书、沙龙、讲座等多种活动。目前已经开了6家这样新型书店,最新的是在北京德外孔子学院总部里边开的,6家中最早开的一家店,现在开始盈利了。
为适应不同读者群的多样需要,集团在有条件的城市,正分批建造集看书、卖书、赏艺、表演、展示、交流、休闲、动漫、娱乐、秀场等为一体、业态多样化的大书城,取名“文化贸”,使之成为城市标志性的文化消费综合性场所。规划在省内外要建15座,在建的有6座。同时要广建分散、专业、特色鲜明的微型书店,尽量让这种便民店,开进学校社区,融入超市,深入农村一级市场。总之,大书城、休闲店与微型店,三者共存,各有功能,各得其所。可以预料,十二五期间,江苏新华书店的改造,必定会出现一种新的气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