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怎样的一个出版年景?出现了怎样的阅读潮流、畅销书风潮、出版趋势和运营新动?又昭示着怎样的出版方向?近几年来全国零售图书市场的低位徘徊,使上述的观察和判断尤显重要。
地面店零售首现负增长
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究总监杨伟介绍,截至2013年1月,开卷图书零售观测覆盖了2083家地面书店,25家网上书店和11家馆配商,地面书店仍然是其年度报告的重点。2012年全年开卷整体监测码洋达到108亿,其中地面书店零售82.2亿,网店19.8亿,馆配6亿元;监测地面店动销品种总数达到125万种。
根据开卷数据,地面书店零售总额在201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这在该机构观测中国图书市场的十多年里还是头一遭。开卷估测,2012年中国图书零售码洋规模为460亿,其中网络渠道130亿左右。
由于渠道变化,为了加强对非地面销售渠道观测的准确性,开卷对上游出版社进行调研,希望了解出版行业更加完整的信息。2012年11月至12月份,他们启动了面向全国100家出版单位(90家出版社,10家民营出版机构)的渠道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98份,调研结果反馈的信息是,这些出版单位大多数在2012年都实现了增长。10%的出版单位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经营压力较大,码洋出现负增长。
杨伟指出,这些出版社反馈的渠道结构数据表明,地面书店仍然是绝大多数出版单位最主要的发行渠道——在不考虑系统发行的情况下,超过87%的出版单位,地面店对于本版图书发行的贡献超过50%,更有32.2%的书店这一贡献比例达到7成以上。而各家出版单位也普遍在网店渠道取得增长,但是不同的出版社介入该渠道时间有早有晚,在这一渠道的销售规模有大有小,增长速度也差异巨大。有些出版社的网店渠道和地面店渠道份额已经持平,很难再高速增长;也有的实现了10倍以上的增长速度,这和各社在网店渠道的成熟度有一定关系。还有很多单位提及了馆配和政府采购对出版社码洋的贡献,66家单位提到了馆配业务,馆配对各出版社销售的贡献率大多在5%至10%左右。
根据开卷的统计,在2012年,总体图书零售市场依然保持增长,而不同地面书店受到网店分流的影响大小也有所差异。受影响最大的是发达地区的书店,如北上广和深圳,这些地区的书店在2012年销售额出现了6%的下滑。而其它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的中心店,在2012年的销售额都保持上涨态势。另外,民营书店销售额在2012年也出现了负增长。
出版单位两极分化严重
开卷的《图书零售市场报告》表明,整个图书零售市场的竞争形势依旧严峻,这主要体现在各家出版单位的两极分化。码洋占有率在1%到1.5%这个区间的出版单位数量在增加,而码洋占有率在0.5%到1%的出版单位数量在下降,这说明中等规模的出版单位面临比较严峻的经营形势,如果不能做好做强,就面临市场的淘汰。
不过,虽然地面店面临压力,但是出版业上游创造力仍然旺盛,2012年出版新书超过20万种,新书品种的持续增长和老书持续销售,使动销品种继续攀升,年度动销品种过万种的出版社已经超过11家。品种的不断增长使行业竞争态势更加严峻。杨伟呼吁,出版单位应在市场销售能力和满足读者需求方面加大投入,否则在渠道资源日趋紧张、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大量的品种反而会成为拖累。
在2012年出版社市场占有率方面,商务印书馆、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等仍然是领头羊,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次进入前十名。在领先的50家出版社中,码洋占有率上升最快的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育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和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这些出版社的年度码洋占有率都分别有0.2%至0.3%的增长。杨伟指出,他们取得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推出了优秀的产品,如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光明与磊落》、《正能量》;吉林出版集团和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大众畅销书和教辅类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市场地位的上升,也与其和多家民营书商合作,推出一些畅销品种有关。
2012年,民营书商对市场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前5名与2011年一样,分别是北京磨铁、中南博集天卷、天津中智博文、新经典文化和海豚传媒。这些出版机构成功的原因在于立足不同细分市场,通过对这些市场的精耕细作,打造了自身的优势品种。
文学、少儿表现抢眼
在2012年图书细分市场中,教辅教材、少儿、文学和艺术是零售码洋比重上升的板块。另一方面,社科、科技、语言、生活、传记类图书的比重则同比小幅收缩。按照同比增长率来看,文学和少儿类图书依旧领先整体市场,这两类图书在地面店的零售额分别实现了7%和4.7%的增长速度,充分证明了它们对读者消费需求的直接满足。2012年,教辅教材、艺术类图书码洋也都实现了增长,而社科、科技、语言、生活、传记类图书总码洋则同比下降。杨伟认为,这些类别图书负增长的原因各有差异,有的是因为网店渠道的分流,也有的是因为上一年度市场表现强劲,造成2012年取得增长有较大压力。
在文学板块,领先的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则取得了明显的码洋占有率增长。作家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传统文艺出版社,增长得益于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类型较多,和中南博集天卷也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少儿类市场中保持领先的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和明天出版社。与2011年相比,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表现突出。中少社推出了《植物大战僵尸》系列,通过故事书和游戏书提高了自己的市场地位,而传统强社浙少社、明天社在2012年的码洋占有率也继续上升。
艺术板块占有率排名第一的是人民邮电出版社,紧随其后的是湖北美术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而化学工业出版社排名显著上升,这和其调整产品结构,推出面向一般大众的绘画入门书有关。传记类市场方面,中信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和华文出版社成为领头羊。科技图书板块占有率前四名是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该板块前十名的地位都比较稳固。语言类市场中,商务印书馆和外研社码洋占有率明显超过其他出版单位,《现代汉语词典》的再版也使商务印书馆的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生活类市场中,排名第一的是化工出版社,其后是青岛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化工社进入生活市场仅五六年时间,在生活类图书整体负增长的情况下,通过整体布局和对产品的精细选择,实现了从零到第一名的转变。在学术文化领域,人民出版社占据第一,中华书局排名第二,它们一家依靠《朱镕基讲话实录》这样的畅销书拉动,一家则是老牌学术出版社。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信出版社在学术文化市场也有亮眼表现,这和他们推出《于丹趣品人生》有关。在经管图书市场中,机械工业出版社依旧排名第一,占有率接近8%,中信社位居第二,码洋占有率稍有上升,而由于该市场近年热点并不突出,因此出版单位多依靠长销品种,满足读者固有需求。
热点引燃图书市场
杨伟表示,畅销书对整个市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有了热点,读者的购买力才能爆发。2012年图书市场最值得关注的事件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带来的“莫言热”。从监测数据来看,莫言作品在获奖后的销售非常集中,全年销量共88.7万册,其中10月至12月份,销量为86.61万册。也就是说,超过95%的销售都是在莫言获奖后发生。11月份,开卷虚构类图书榜单30个畅销品种中,莫言的作品占据25席,这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获得诺奖引发的销售热潮,也使得莫言在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占有率为0.46%,成为2012年仅次于杨红樱(0.53%)的最具市场价值作家之一。而在2011年,杨红樱作品的码洋占有率是0.50%,莫言则是0.01%。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畅销热点对读者购买力的引爆。
除了杨红樱和莫言,郭敬明在所有作者中市场占有率排名第3,其后是伍美珍、沈石溪、雷欧幻像、南派三叔、黄晓阳、托马斯·布热齐纳、沃尔特·艾萨克森。
莫言的作品为2012年文学书市场贡献了4.2%的码洋,“莫言热”也带动了文学图书在图书市场中码洋占比的提升。而莫言的156个动销品种来自于40多家出版社,其中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品种最多。2012年全年,莫言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内部贡献率达到70%,作家出版社达到30%,四川文艺为33%。
杨伟说:“以上数据表明,把握好市场热点能让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购买力方向
2012年畅销书仍主要来自于文学、少儿、生活、心理自助、经管、学术文化等类别,这些类别凝聚了读者关注的热点,也代表了购买力的方向。
根据开卷地面店监测,全年大众畅销书前三名是,《窗边的小豆豆》(19万册)、《笑猫日记·孩子们的秘密乐园》(18万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16万册)(开卷监测销量乘以4约等于实际销量)。杨伟表示,网店的畅销书情况和地面店非常接近,也就是说,无论读者在什么渠道进行购买,需求还是一致的。区别在于,网店类畅销书中,文学类占比较高,而地面店则是少儿类占比较多,这也是渠道特性决定的差异。
在虚构板块中,《小时代3.0》、《百年孤独》、《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狼图腾》和《光明与磊落》位列前五,其中有两本是当年的新书;在前30名中,新书的比例也有明显提高,黄晓阳的《阳谋高手》(第6名)、南派三叔的《藏海花》(第15名)都是2012年的新作。莫言的《娃》和《丰乳肥臀》分别排名第9和第14位,《南音》、《盗墓笔记8》和《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也都进入前15名。小说在虚构类板块畅销前100名中占86种。
非虚构板块中,前五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乔布斯传》、《虚实之间》、《青春》和《于丹趣品人生》,其中《虚实之间》为当年新书。在前15名中,《朱镕基讲话实录》一套全部上榜,占据4个位置。而《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第6位)、《林徽因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7位)、《随遇而安》(第8位)等带有名人标签的图书仍受到欢迎。《舌尖上的中国》、《郁闷的中国人》等也取得了不俗成绩,销量进入前30名。在非虚构板块,长销书的威力显现,一些新的话题虽然浮现,但热点还未超过以往的畅销书,比如《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和《目送》,分别排名第14、15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