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于国华:精品力作出版与评选策略与技巧
为了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出版发展繁荣,委员会组织召开今天的会。培宗主任安排我发言,是因为我代表委员会组织了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中的一百种原创科技图书的评选工作。有鉴于此,实难婉拒。培宗主任让我做主题报告,我不敢。我只能讲讲组织“三个一百”评选和参与总署有关评选活动的感受,及由此联想到的对转企改制后的出版发展、对六中全会精神的落实的思考和建议。由于离开出版社实际工作十一年,离开委员会实际工作已近四年,思考与建议难免脱离实际,请培宗及各位与会者批评指正。
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三届“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的评选简况及其启示等问题
二、出版精品力作,是出版的永恒主题
一、三届“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的评选简况及其启示等问题
在总署和中国版协的信任委托下,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接受了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的评选组织工作,我亲历了三届“三个一百”科技图书的评选工作。三届评选,一届比一届申报的图书品种多,质量好,水平高。第一届141家出版社申报的图书品种为267种和144种选题,入选96种;第二届137家出版社申报的图书品种为260种,入选100种;第三届162家出版社申报的图书品种为315种,入选100种。
(一)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评选情况
前面已讲到,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162家出版社申报了315种图书,经初评和终评的不记名投票,有100种科技图书入选“三个一百”。初评专家和终评专家认为,第三届申报的原创科技图书的原创性和出版水平有较大提高,出版社的申报热情有明显的增强,好书多,难于舍取,建议突破100种。
在总署出版管理司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在以俸培宗为主任的委员会领导下,在有关科技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图书评论的配合下,历时两个月,通过评选组的认真评选,顺利完成了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的评选工作。
第三届评选工作分为准备、初评和终评三个环节。由院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和出版人员等专家组成的初评专家组和终评专家组,在评选工作组的配合下,按照评选程序和评选标准,认真审读图书和材料,严格评议,用不记名投票方式先后评选出150种左右的初评图书和100种终评图书。终评入选“三个一百”的100种原创科技图书的学科分布情况是:理科16种,工科36种,农林11种,医药25种,科普与综合12种;100种图书分布在72家出版社之中,其中科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4家出版社各有3种;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20家出版社各有2种;其余48家出版社各有1种。
(二)第三届“三个一百”入选科技图书的显著特点
本届图书特别是入选图书的显著特点是原创性强,出版价值高。具体来讲,有如下特点:
第一、有的图书是多年的研究成果,原创性强,在国内外影响大,价值高。如彭淑媛著《肝尾叶切除术――Hepatic Caudate Lobe Resection》,汪忠镐著《汪忠镐血管外科学》,张喜刚著《千米级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著作书系》等。
第二、有的图书是多年编撰而成的国内外影响大的巨著。如李景镇著《光学手册》,曹洪欣主编《温病大成》,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编著《中石油勘探工程技术攻关丛书》,管华诗、王曙光著《中华海洋本草》,张开滋等主编《中国心电信息学图解集成》等。
第三、有的图书代表了我国乃至世界的前沿科技发展水平。如以李春来为主编的图集编辑委员会编著的《嫦娥一号全月球影像图集》,吴珍汉等编著的《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研究与应力应变综合监测》,王迎军著《生物医用陶瓷材料》,费元春著《超宽带雷达理论与技术》,刘冬生著《黄土与干旱环境》等。
第四、有的图书突破传统的描述写法,注重机理探讨。如万建民著《中国水稻遗传育种与品种系谱》,卢光明著《临床CT鉴别诊断学》等。
第五、有的图书对解决生产安全和抗灾救灾有重大价值。如程远平等著《煤矿瓦斯防治理论与工程应用》,芮筱亭等著《弹药发射安全性导论》,黄寰等著《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等。
第六、民族地区的出版物品种增加、水平明显提高。如戈明等著《农牧民科普读物丛书》(藏文版),戴斌著《中国现代瑶药》,丁崇明著《鄂尔多斯蜜源植物》等。
第七、在科普图书创作中,不仅院士积极创作,如孙鸿烈院士创作的《气候变化低碳发展.读本》,陈润生院士创作的《基因的故事――解读生命的密码》,而且出现了院士带领研究生创作的可喜现象,如徐光宪院士带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创作的《分子共和国》。此外,本届科普图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反映读者最关心最喜欢的题材的作品显著较多。如朱兵、崔静创作的《跟着“雪龙”号闯极地――南北极科学考察之旅》,张志和创作的《熊猫的秘密》,陆儒德创作的《大海告诉你》等。
第八、本届申报情况表明,作者、编辑和出版社对“三个一百”原创图书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入选图书的作者中的院士、名家比例高,申报的出版社比前两届多。
概括地讲,本届申报与入选图书与第一届、第二届相比,原创性更加突出,出版水平和价值更加提高。入选图书中,有的图书已获得了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有的图书已获得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有的图书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等;有的图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资金支持项目,许多图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总之,本届申报和入选科技图书涉及出版社之多,涵盖学科之广,包括出版类别之全,作者阵容之强,选题原创水平和出版层次之高,超过以前两届。
(三)三届“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评选的启示
三届“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的评选,给我们许多启示。
第一、“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是出版业发展繁荣的抓手。
三届评选,一届比一届参与的出版社多,一届比一届图书的原创性强、水平高。这说明,总署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的评选活动完全符合出版发展的大方向,是出版界和社会界的众望所归,是引导出版业健康发展、落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针的抓手,是发展出版繁荣出版、建设出版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出版管理的重大创新之举。三届评选,已显成效,坚持下去,必将继续推动出版业健康持续发展,案头之书、传世之作等原创的精品力作必将大批涌现,必将对我国出版业产生更加深远影响。我们要认真领会精神,将其落实在出版经营管理工作之中。
第二、任何类别的图书都有可能入选“三个一百”。从三届“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的评选结果来看,在科技图书的五个类别中,除规定教学用书不参加评选外,其余四类即学术著作、实用图书、普及读物和辞书及工具书,在入选结果中均有席位。这说明,那类图书都有原创的选题,都能成为精品力作。关键是我们是否下气力找到原创选题并将其精益求精地制成精品力作。
第三、任何出版社的图书都有可能入选“三个一百”。在第三届入选的100种“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中,72家出版社榜上有名。三届共有440出版社参评,其中连续三届都有入选图书的23家出版社共有137种入选,占总入选图书296种的46.3%。23家出版社中,中央科技社11家(国防、化工、科学、交通、人民军医、人卫、冶金、纺织、建工、农业、宇航),地方科技社9(北京科技、福建科技、湖南科技、江苏科技、陕西科技、上海科教、上海科技、云南科技、浙江科技)家,大学出版社3家(北大医学、清华、浙大)。在三届入选的296种科技图书中,其中有大型出版社、中型出版社和小型出版社;有中央出版社、地方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不乏地方的边远的小型科技出版社和小型大学出版社,还有非科技出版社。这说明,任何出版社都有可能选择到原创选题并将其制作成精品力作。关键是,是否能选到原创选题,是否有出精品力作的出版眼界,是否有出版精品力作的追求和思路,是否树立了出版精品力作的价值观与使命感。
纵观三届“三个一百”的入选图书,虽然书名各异,品种繁多,但若认真思考,其实内在规律很突出。可以讲,入选的图书,一是以创新为支撑,或专业特色突出,或地方特色突出,或时代特色突出;二是以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写作探讨为基础,或科学发现显著,或技术发明显著,或内容发展显著,或形式发展显著;三是以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需要为灵魂,或与政治建设密切,或与经济建设密切,或与文化建设密切,或与社会建设密切,或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四)“三个一百”等项目申报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三届“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的评选,我们发现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出版社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在没有认真研读通知、吃透文件要求的情况下,仓促申报,造成申报中不应有的问题发生。
第一类问题是申报图书中的问题。一,有的申报图书不是原创,结果既浪费名额,也在评委中造成负面影响;二,有的申报图书为丛书,但没有出齐;三,有的申报图书的出版时间与文件规定的出版时间不符;四,有的申报图书编写水平低;五,有的申报图书编校质量差;六,有的申报图书印制质量差;七,有些出版社的申报图书扎堆,自己与自己竞争。
第二类问题是填报材料中的问题。一,有的填报材料套话、废话多,材料庸长,甚至有错话;二,文不对题,重点、要点不突出;三,有的申报材料的主管单位栏,既没有签署意见,也没有加盖公章。
第三类问题是专家推荐表中的问题。一,有的申报图书没有专家推荐意见表;二、有的申报图书只有一位专家推荐意见表;三,有的申报图书的推荐专家不是同行专家;四,有的虽是同行专家,但不是本领域中的有影响的专家;五,有的申报图书的两个同行专家推荐意见完全一样;六,有的专家本人并没有推荐且作为推荐专家出现在推荐表上;七,有的申报图书的专家的签名方式不符合要求,不是本人具名的实名推荐;八,有的申报图书的专家推荐意见空洞,对参评价值不大。
第四类问题是地图问题。对于申报的地图集、地图册以及申报的图书中使用的地图,没有提供权威部门的审查报告。
第五类问题是申报材料的齐、清、定问题。有的申报材料没有做到齐、清、定。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