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充分认识文化使命的重大意义,充分利用党和国家给予文化企业的各种扶持优惠政策,加大原创选题的开发力度,系列开发,重拳出击。加强精品力作的出版管理,使出版社的精品力作的出版规划与国家的各种出版项目相衔接、相协调、相配套,保证出版质量,按时完成出版规划。
上述出版精品力作的六条,概括地讲,就是要在重、专、精、配四个字上下工夫。重,就是领导要高度重视;专,就是选准专业或学科――经营方向,选好读者――市场,选对作者,并一一专注;精,就是精心加工,精心制作,精心营销,精心服务;配,就是配套资金,配套政策,配套管理。实施定准位、选好题、出精品、创效益、树品牌、育人才的出版精品力作的经营管理机制,实现结构优化、品种精选、成系配套、大家名家、高重印率、高重版率的精品力作的出版目标。
(四)不断提高对出版精品力作意义的认识,发挥精品力作在强社与强国中的作用
第一,要不断提高对出版精品力作意义的认识。出版精品力作不是权宜之计,是出版的永恒主题,使命所在,发展命脉,数字资源,是出版发展繁荣的唯一标识。
第二,要不断提高精品力作在出版物中的比例。目前,精品力作在出版物中的比例不高。这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很不相称,与经济强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很不相称,对出版社的发展强壮不利。 第三,要不断提高精品力作的选题起点与出版水平,不断提高精品力作的价值与质量,使精品力作不仅在国内有影响有地位,而且在海外也有影响有地位,形成品牌。
第四,要不断提高精品力作的效益。目前,精品力作的两个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们要加大营销力度,选择合适的宣传方式、促销手段和发行渠道,使读者能了解、能买到、能使用,使精品力作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和产生最佳的效益,使精品力作出版走上良性的健康的发展轨道。
(五)对出版形势和出版前景认识与思考
转企改制后,出版社如何经营管理,关乎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出版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思考与分析。出版业目前的现状是,一、在经营管理体制上,出版社已经完成转企,有些出版社也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有些出版社已组建成版集团,有些集团已上市或正准备上市,有些出版社已尝试跨地区兼并,有些出版社已开展与民营书业的合作;二、在经营管理机制上,大多数出版社没有实质的变化,基本还是延续以前的做法;三、在媒体转型上,大多数出版社都在积极研究数字出版和网络出版问题,寻找其切入点。出版业发展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一,根据我国国情,出版社难于取消主管和主办单位。但是,目前的主管主办的形式还能持续多久,值得深思。二,转企改制后,出版社会有因经营不善破产倒闭的可能,而首先破产倒闭的则是那些没有专业方向、没有品牌、小而全大而全的出版社。三,由于政策的鼓励与支持,民营书业将会以特有的优势、独特的形式、可观的规模、较快的速度进入出版业,这对出版社是既尖锐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四,境外出版单位将采取各种新形式夺取优质的关键性的出版资源,占领重要的潜在的出版市场,以实现左右我国出版前途的目的。五,数字出版与网络出版及其它新技术是对传统出版是尖锐的挑战,传统出版要么任其侵蚀、坐以待毙,要么迎接挑战、牢牢抓住出版命脉――优质资源、建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出版理念、出版模式、出版机制和出版队伍,以防有138年历史的柯达公司因新技术不适应而宣布退出数字相机行列,在我国出版中出现。六,“走出去”战略,是口号还是行动,它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走出去,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我以为“走出去”就是开放,即用开放的思想做出版。既然是开放,它既包括对内的“走出去”,也包括对外的“走出去”,而且对内的“走出去”是对外“走出去”的演练,是对外“走出去”的基础。连京门、市门、省门和区门都走不出去,谈何“走出去”。“走出去”核心是理念,“走出去”的基础资源,“走出去”的前导是品牌。三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七,从内涵和形式上讲,何谓现代出版,它与传统出版在本质上的主要同异点是什么,需要认真研究。八,出版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九,上世纪提出的宏观的三化即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知识产业化和微观的三化即经营专业化、管理趋同化、公共事业竞争化,对今天的经济、社会和经营活动影响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上述的出版现状和出版发展中的问题,向我们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这就是,今天的出版与昨天的出版在出版理念、出版形式、出版方式、出版队伍、出版文化等方面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只有将一问题思考清楚,形成清晰的思路,才能谈出版发展繁荣,进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六)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方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是出版精品力作的基础
目前的以产值增长为主要指标的发展方式、以品种增加为主要手段的经营模式、以经济考核为主要导向的管理方法,不符合文化产业的特点,不符合出版产业的规律,不符合智力工作的性质,不利于精品力作出版,不利于出版社发展强壮,不利于出版业的发展繁荣。其他企业,国内外发展得好的出版业,他们的发展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目前这种出版理念、发展方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的雷同、产品的同质化的局面,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我们要认真研究出版形势与出版前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抓住有利时机,克服各种困难,认真转变出版理念、发展方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为出版精品力作、为发展繁荣出版构建坚实的基础。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一要将观念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粗放型的经营转变到大而专、小而专的集约型的经营轨道上来;二要将观念从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转变到本质上创新上来;三要将简单模仿转变到自主创新上来。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要将以产值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方式转变到做深专业、做强专业、创造品牌而产生两个效益的发展方式上来。为此,一要认真解决定位问题,即要解决出版什么(经营定位),为谁出版(市场定位),怎样出版(战略、策略、技术定位)和什么目标(发展定位)的问题;二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即建立以专业效益为基础、以质量效益为保障、以品牌效益为目标的规模效益、媒体效益、开放效益、资源效益、市场效益等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其他企业、海外出版业和我国出版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专注一个或几个有前景能做好能做强的专业方向,坚持下去,深挖、精耕、做好、做全、做强,就能发展壮大,就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一汽的:开放合作、自主发展;耐住寂寞,埋头实干20年;要么你做得比别人好,要么你出局。蒙牛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要的是每进一步都有实实在在的利润;要把每一个环节的投入产出账算得明明白白。万科的:万科将仍然是房地产企业;不只是专业化,而且是产品单一化,即以开发城市住宅为主要业务。等等的经营理念,我们应认真品味,认真研究。
第三,转变经营模式。要将以品种增加为主要手段的经营模式转变到以创新为动力的经营模式上来。通过创新理念、创新产品、创新机制做出方向、做出品牌、做出规模、育出人才。
第四,转变管理方法。要将以经济考核为主要导向的管理方法转变到以人为本、科学奖励的管理方法上来,从物质企业的机械式的管理方法转变到文化企业的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上来。通过人格平等、机会均等、待遇对等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建设,关心每个人、培养每个人、激励每个人,约束每个人,形成群情昂然,群策群力,热爱出版,忠诚单位,做出版事业的氛围。
第五,建立发展机制。建立定准位、选好项、出精品、创效益、树品牌、育人才的发展机制。我们要看得远,抓得准,起步早,做得实,销得好;要把选题变成产品,把产品变成商品,把商品变成地区品牌,全国品牌,全球品牌。
第六,培育出版文化。一要弘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培养扬真除假、扬善除恶、扬美除?的出版精神。二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人人肯学习、人人肯研究、人人肯拔尖的氛围。三要重视文化特点,遵循出版规律,按照文化特点和出版规律从事出版经营管理工作。四要建立彰显文明、引导思想、规范行为的出版社文化,使员工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文化成为出版社的魂,使经营管理科学化高效化。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