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建国副署长(右三)视察山西新华书店集团 供图/山西新华
■本报记者 周 猛
2012年3月5日,山西新华书店集团(以下简称山西新华)即将迎来成立十周年庆典,在此之际,山西新华人依旧坚守着“立足发行做主业”的信念,不断地实现销售业绩“N级跳”。
十年建店:数字说话
2002年3月5日,由山西省新华书店系统、山西省外文书店组建的山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进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营阶段。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集团成员单位进行公司化改造的同时,推动山西新华书店成为市场竞争的又一主体。2006年,山西出版集团制定了“整合资源做强主业,多元经营体制转型,资本运作挂牌上市”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带动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实现由成立初期到集团成长阶段的跨越。
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文生介绍,山西新华成立之初,年销售码洋15.67亿元,利润2582万元。2011年,集团销售码洋达47.76亿元,同比增幅40%以上,实现利润1.35亿元,同比增幅32%以上,提前一年完成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下达的销售和利润发展目标,实现销售业绩的“N级跳”。其中,2010年销售总额进入全国十强,进入第一阵营,在3500万人口的山西省,足以看出这一成绩的分量。
田文生表示,山西新华经历建设初期到成长期,现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源于山西新华对于书业主渠道的坚守,“虽然历经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仍要秉承新华人的使命与责任,发行事业才是新华书店发展的根本”。
据了解,为加速山西新华的产业链发展,山西新华于2010年投资建成占地100亩,拥有5.2万平方米,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教材教辅、电子商务、馆配、第三方物流为一体的商业组织体系和文化发展平台。目前,集团现有职工近5000人,下辖5个直属子公司,11个市级子公司、19个县级子公司、79个县级分公司,销售网点遍布全省119个市、县及乡镇。
山西新华成立十周年来,在经营管理模式、销售业绩上都实现了快速跨越,这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改革。十年间,山西新华根据战略发展的机制要求,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新华书店行业实际,系统地对新华书店集团人事、劳动和分配三项制度进行改革,通过“定机构、定岗、定职、定责、定薪、定员”及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和全员现代绩效考核制度”,该改革陆续在全省展开,使具有7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山西省店在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引入现代化科技手段,建设图书音像物流中心,设立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系统(ERP)、物流管理信息系统(WMS)和网络协同办公系统(OA),建立完善的出版产业链,如启动馆配加工业务,填补了山西新华书店馆配服务空白。
针对出版市场的大蛋糕,田文生表示,从市场来看,47亿元销售码洋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山西新华仍在体制机制的改革中,不断寻求市场份额的增长点,已实现每年10亿元销售码洋的增长水平。
对于新华系统主营的“两教”工作,田文生说,教辅乱象、恶性竞争一直是困扰教辅发行的瓶颈,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集团探索教辅发行新模式,并于2006年由山西新华书店集团与山西育人书店建立了以经营地方课程教材和教辅用书为主的华育公司,以股份制公司经营教辅。2011年,“两教”发行突破16亿元,其中教辅达8亿元。
未来发展:适度多元
“成就不足喜,冷静思考再跨越”,在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取得成绩的同时,仍不忘反思。他们分析认为,目前山西新华的综合实力和全国同行业的众多省级新华书店集团相比,仍存在着差距。其中,一般图书、音像制品、数字化产品在经营结构中所占的份额不多,还需进一步打破旧的体制、机制约束,进行转型发展。
田文生表示,十二五末,出版集团力争实现销售及资产规模的“双百亿”,山西新华到十二五末,销售净额要达到52亿,净利润2亿元。其中:连锁公司、教材发行公司、华育公司分别要突破10亿元的销售码洋。
对于山西新华书店集团的转型发展和多元化经营,田文生介绍,要走适度多元、控制经营的道路。立足主渠道,在产业链上进行延伸,打通上下游渠道;控制经营风险,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寻找经营领域,切莫跟风。要充分发挥新华书店主渠道作用,规范和引领市场,加快网点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步伐。同时,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和国家政策,采取自建、社会建立、共同建立等方式,布点“职工书屋”、“学校书屋”、“社区书屋”等图书销售网点,完成全省28000多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并延伸其服务功能,逐步发展为新华书店系统的代销点和宣传站。
山西新华书店集团总经理张隆光表示,新华书店成立75周年,山西新华书店集团成立十周年,有着非凡的意义。近段时间,传统产业、实体书店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但不是走到了死路。如何走下去,如何把相关政策落实到发展中来,是每个新华人所考虑的问题。山西新华集团将围绕成为“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发行产业集团”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实现集团在规模、效益、品牌、服务、价值等方面进入全国同行前列,成为具有影响全国的实力文化企业和品牌发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