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2)传播对象的数量与质量:对某话题感兴趣(表现为发帖子)的网友只是更多网友的代表,而更多网友的背后才是更大的社会群体,这一社会群体是编辑整合出来的稿件的目标受众。像传播学受众研究在关注受众的量的同时也关注受众的质一样,稿件整合同样要思考传播对象的质(如受教育程度、消费水平、社会影响力等)。只有这样,稿件整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获得较理想的传播效果打下良好基础。 (3)经常性地检测传播效果,变换选题思路。编辑应该继续关注网友对稿件及其信息的反馈,为下一次稿件整合(既可以是同一问题的进一步深入也可以是一个新的话题)作准备。 四、围绕专题,综合运用多种整合手段 网络上围绕一个中心话题组织多篇稿件即形成专题。依规模(如稿件的多少)、网站重视的程度(稿件内容的价值)、组织的复杂程度又可分为小专题与大专题。小专题往往以文字或图片为主,其他信息形态为辅;大专题则往往以文字为主,其他信息形态为辅。大专题为增强表现力、突出主题、吸引受众,往往较小专题更加注重多种信息形态的综合运用。从专题的组织、表现可以看出一家网站的编辑思路、管理水平,因此,网站往往不惜人力物力,力求从单一稿件的内容到形式、从单一稿件单一信息形态到多篇稿件多种信息形态进行整合,以获得符合受众需求的原创效果。 以文字为主的小专题,如中新网《策划:美中期选战今引爆 民主党欲夺国会控制权》(http://www.chinanews.com.cn/gj/news/2006/11-07/816482.shtml),把7篇有关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的文章有效组织在一起,每篇文章都通过引子的形式链接到另外的页面。这跟单一的长篇稿件不同,受众必须阅读完所有7篇文章才能理解编辑的苦心,当然,受众也可以有所选择,仅仅打开那些自己尚未阅读的文章的页面。这对那些网站觉得没必要设置专题而又有一定受众需求的话题来说,是一种理想的表现形式。它跟一般的超链接效果不同。 以图片为主的小专题,如新华网《周末,我们滑雪去》(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7-01/12/content_5599198.htm),编辑从滑雪装备、滑雪技巧、滑雪报价、滑雪路线、滑雪安全与滑雪趣闻六个方面组织了18篇稿件,稿件内容涵盖了京郊滑雪游人们所应掌握的基本信息。画面壮美,色调幽蓝,构图极佳,充满动感,光与影、动与静和谐,富于表现力,对向往滑雪运动的旅游者来说无疑具有极大诱惑力。文字作为辅助性信息形态,同画面背景融为一体,在若有若无间既不影响受众对图片美的欣赏,又进一步扩大了信息内涵,为受众进一步深入了解同滑雪有关的细节提供了可能。 大专题如2000年新华网的悉尼奥运会专题报道、MSNBC有关对伊战争的专题等,都是通过专题整合的方式获得原创内容效果的一个个典型案例。 在2000年的那场大专题报道中,新华网特别设立“新华奥运”专题网站,紧紧扣住“悉尼奥运”这一公众关注的重大话题。报道中力求:报道速度最先(如北京时间9月16日早晨8时21分,新华奥运网站最先播报了悉尼奥运会首枚金牌产生的消息);原创稿件数量众多(如新华奥运网平均每天提供原创中文稿七百多条、直播图片近两百幅,70%以上的快讯领先国内网站)。这样做导致该网站访问量以每天翻几番的速度增长,点击率不断攀升,奥运会开幕仅四天,点击率即增加了三百多倍。[1] 刘学在《网络:多媒体传播研究》[2]中专门以MSNBC有关对伊战争的专题报道为例分析他们的多媒体传播策略:一方面,充分运用独家丰富的多种媒体信息,既有丰富的电视节目资源,又有制作精良的Flash动画和网页幻灯(Slide Show)。另一方面,MSNBC更加注重多种媒体信息的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来相互配合。MSNBC要求多种媒体信息结合都必须是一个主题报道内的结合,并且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提供了多种媒体不同展现形式的有机结合。例如有基于网页结构的MSNBC Media Player展现、基于网页结构的MSNBC Interactive展现、基于网页的照片幻灯、基于Flash的幻灯等。其中,基于网页结构的MSNBC Media Player展现,在播放视频的页面内,不仅有视频,而且还有该主题的文字报道。这就实现了视频与文字的有机结合。而我国的网络新闻媒体在提供视频节目时,基本都是以激活Windows Media Player或者Realone Player这样的播放软件以单独窗口播放,这样视频节目就没有其他形态信息的配合,被孤立了。所以,在大专题制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从稿件、多媒体、超链接等不同角度出发来整合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