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交叉学科:教材开发新契机
■商报记者 孙 珏
近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该部已成立由166名专家组成的13个学科专家组,正式启动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新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于2011年上半年完成修订并向社会公布。此次修订备受关注的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由于我国新兴、交叉学科专业设置尚不完善,也就意味着相关领域的教材开发潜力巨大。那么,近年,出版社在教材出版过程中,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科学、系统的规划,是否制定了前瞻性的教材出版框架,为新兴学科的发展留有空间?
据了解,在世界范围内近万个独立学科中,一半左右属于交叉学科。目前比较成熟的学科大约有5550门,其中交叉学科总数约2600门,占全部学科总数的46.8%之多,其发展表现出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
网络、新技术领跑交叉学科
早在3年前,科学出版社就成立了交叉学科出版分社,但这个分社并不以出版交叉学科教材为目标,主要任务是出版学术著作。科学社高等教育出版中心主任刘俊来介绍说,这样的设计与交叉学科教材的长远规划并不相悖。“交叉学科在某种意义上说很多都是新兴学科,而新兴学科要想成长为成熟的、大规模的教材板块,学术著作出版是必由之路。在学术出版阶段便可考察该门学科的受众、领域的宽窄度。”从科学社的教材领域看,涉及了理、工、农、医、经管、社科以及公共课教材等,学术著作与教材互动成为该社教材开发的一大特色。刘俊来向记者透露,在交叉学科领域,科学社开发的“信息安全、生物医学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的系列教材是比较典型的范例,均依托教育部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而成,并不是零敲碎打的,都有整体策划。当然,“任何新的学科包括交叉学科都脱胎于传统的学科”,刘俊来认为,当下交叉学科备受重视是因为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学科体系的更新。
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教材第二事业部目前已经开发了“中国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数字媒体专业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物联网”等系列交叉学科教材,其中《数字媒体技术导论》、《网页设计与制作》等教材有不错的市场反映。该事业部主任魏江江称,分社“这些教材的开发差不多都是因为眼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很多学科都要与新技术相结合”。但具体如何与计算机知识相结合,魏江江特别强调,交叉学科涉及到不同的学科专业,计算机知识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信息管理,涉及计算机和管理两大学科,计算机偏重于数据库管理应用方向;物联网涉及检测、通信、计算机、管理等学科,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涉及自然地理、计算机学科,计算机技术主要是专业软件的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副社长王保家的团队很早就开始关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及高校相关专业的开设情况,并正在规划如新材料、新能源、物联网、智能科学等教材。该社已出版和已列选的此类教材品种在50种左右,目前已出版的教材市场表现比较好的是新材料与新能源板块,如《纳米材料》、《先进材料及特种液态成型》等。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也算得上是较早涉足交叉学科教材开发的大学社。上世纪90年代,该社就先后出版了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电子商务教育系列教材、房地产经营管理丛书等。由于定位较准,这些教材的销售情况都还不错。近年,该社又先后开发了物流管理、国际商务、会展经济,以及多个专业的实验、实训教材。
化学工业出版社高教分社近年也陆续开发了20余种交叉学科教材,主要集中在材料、生命科学和能源几个大类。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