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纸张震荡再添教材出版困惑
商报讯(记者 马 莹)“晨鸣通知我们涨价呢”、“关了好多小厂家,供应量减少”、“现在不少纸厂都在涨价”……记者致电北京中版联印刷物资有限公司,从有关人士口中感受到了纸价上涨又一波行情正“迅猛”而来。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某省物价局近日下发通知,对该省出版集团公司申请核定2011年春季中小学教材价格的问题作出批复,确定该省2011年春季中小学义务教育教材价格保持不变,仍按省物价局规定的2008年秋季中小学教材价格执行。这让不少担心教材价格跟着纸价上调的学生家长松了一口气,但轮到出版人的眉头更加紧锁。
据了解,今年以来,纸张已经经历了三次“温和”涨价,年初和三四月份的涨价中,胶版纸价格达到了6800元/吨甚至7000元/吨,同比上涨了30%左右。经过几个月的向下调整周期,10月以来,纸价又走入了上升通道。“教材纸主要使用草浆,污染大。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很多中、小造纸厂先后被停产、关闭,纸浆和原材料的供应减少,更加速了教材用纸的上涨”,山东某纸厂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这周胶版纸至少每吨涨200元”。慧聪印刷网数据显示,目前多个品种的纸浆价格都已经跨越了近10年的价格高点。
一面是纸张等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一面教材价格不能随意改变的国家规定,教材出版着实面临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尴尬。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国家从2006年秋季教材开始实行严格的限价政策,根据当时的纸张价格制定了不同规格的教材正文、封面、插页的印张定价标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出版总署《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迄今为止,政策未有调整。
教材出版量大,教材出版社对约占图书直接成本的一半,甚至超过60%的纸张价格极其敏感,非教材类图书可以通过提高图书定价的方式保证合理的利润空间,但生产受国家限价和监控的中小学教材的出版社,就承受了很大的成本压力。时代出版公布的2009年报中,在2009年实现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19.6%)的前提下,毛利率有所下降。证券分析师分析认为:“这反映了出版企业无法把纸价波动的不利影响完全转嫁给读者,特别是价格受到限制的中小学教材。”
记者通过查询河北、湖南等省份2010年春、秋季中小学教材价格发现,超过8成的教材定价在10元以内,有的练习册或副科教材仅一元钱左右。“考虑到教材的特殊性和学生的承受力,高校教材出版者在咬牙挺不住的时候,还可以略微涨涨价均衡成本。但是,对于中小学教材的出版社来说,无论有没有利润,都要保证教材质量和课前到书。”北京某大学出版社的负责人颇为无奈。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