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策划先行 新人麻雀变凤凰
由经营作品向经营作家转变,与作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本报记者 刘 娟
把一名新人打造成畅销书作者,有各种途径。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表示,现在是买方市场,甚至过两三个月市场就会呈现新的特点,出版人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来开发产品、推出作者。记者采访了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长江文艺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等多家畅销书重点策划机构的相关人士,解密他们包装、打造明星作者的新理念、新思想。
时刻站在文化的潮点上
深入调查市场需求,挖掘社会文化潜在潮流的意识被出版人广泛认可。 “只有善于观察和发现这些文化的潮流,才可能发掘出新的产品、新的作者,跟风很难跟成功。”黎波告诉记者,他们曾经也跟风做过一本职场图书,但是连两万册销量都没达到。 磨铁文治主编苏静认为,出版商要站在产品整合的高度,对社会潜在的潮流进行总结。一旦发现某种价值,就用尽全力呈现,其他具体手段都是附加的动作。 读客营销总监刘按认为,出版人需要做的不是创造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是发现产品本身的暗流特质。 苏静举例介绍,当时在网上听完袁腾飞的段子,就觉得他是一个“的哥版”或者“山寨版”的林达,具有反对权威、追求自由的特性,特别符合年轻人的心理需求。 黎波总结道:“不光类似iPad这样的电子产品有时尚性,文化其实最具有前导性,潮流性。出版人需要站在文化的潮点上,对市场的显性和隐性需求进行判断,然后按照时尚的方式,去布局、创造看点。”他笑称,如果现在还有人再说狼图腾,那就OUT了。
以经纪人身份经营作家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提出了从经营作品向经营作家转变的想法。张秋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倡导建立一种与作家长效合作的机制,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实现出版效能的最大化,实现出版社、作家和读者的共赢。” 苏静表示,要想成功打造一位作者,应该学习经济行业,对每一个人进行关注,重视经济概念和品牌概念,使出版方有规划地帮助作者上一个台阶,超越传统的模式,把作者当做明星一样去打造。在几年以前就已经出名的南派三叔,今年被磨铁全方位包装,不光开始尝试跨界出版,还有了南派小说堂会书系,拥有剧本、小说、杂志开发等不同的平台。 磨铁更多地充当了经纪人的角色。漫画《阿狸》的作者是磨铁的签约作家,约期为两年。苏静表示,更多地充当经纪人的角色后,出版方更容易把握出版节奏,有规划地出版作品,同作者的深度合作也能更有效的展开。《阿狸》前期在网络上小规模地火起来,签下书稿后,编辑先是制造了差异化卖点:整体充满童话趣味,内容很疗伤,形象很萌。主打路线强调了几米的唯美,在其他搞笑幽默漫画风行后,出现的新品种。作者一炮走红之后,后续推出的第二、三本中,编辑开始参与故事架构。帮助作者总结第一本书中受欢迎的部分,确定故事的发展方向。这样既保证了作者的创造,又符合了市场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始进一步深度合作,搭建视频、杂志等平台,做到后续收益的延伸。 在黎波看来,目前市场变化了,作家写作方式也同以前大不相同。他们自己经常会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和作者沟通故事进展和叙述方式。这种沟通对所有出版商来说应该越来越重要。在他看来,经营好作者的能力之一就是知道市场需要哪些作者、哪些产品,选出正确的作者进行包装。“有很多作者和作品,我们都压下来,并没有出版。”黎波表示,这其中出版商对作者作品的理解,对市场需求显性和隐性的判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张秋林认为,在他们的经验中,加大编辑含金量,由编辑参与内容走向,能更好地体现作者自身的价值。编辑从各个层面展现作者自身的气质,从而建立自身的品牌。
打通产业链运作
“打造作者,做好单纯某一环节已经行不通,需要有打通产业链、全盘考虑的市场意识。”黎波表示,上游作者、中游出版商、下游销售商全力合作、连发互动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畅销。 这其中,出版商在作者和销商渠道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应该保障渠道商和作者各方的利益,使他们能顺畅行使各项权利。 除了有足够的能力关注新作者、参与作者创作,黎波认为出版商还需要有足够的话题运作能力,调动媒体对新人足够的关注度。 在调动话题方面,读客形成了自己的模式。曾经有资深业内人士评价,读客就像是出版界的橡果国际,不同时期卖的产品不同,但模式是固定的。刘按也认为,他们的做法就是不断重复自己正确的地方,找到可以持续复制的营销模式。在读客,营销的源点是怎么写好新闻稿,每次文案都需要改写很多遍。《全中国最穷小伙的发财日记》就是在给媒体发出文案之后,媒体主动提出要求采访的。签下书稿和作者后,读客总会把着眼点放在产品本身,注重对产品进行再开发。刘按表示,产品在阅读层面会给人提供很多元素,他们在产品再开发时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只给读者提供一个点。如瑞士军刀,名字就叫多功能刀具,给消费者一个单纯的购买点。《我们台湾这些年》卖的是“台湾”,《藏地密码》卖的是“藏地”,《黑道风云二十年》卖的是“黑道”,《全中国最穷小伙的发财日记》卖的是“发财”。 在以前的造星概念中,渠道商往往只是配角,他们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到现在,书店的市场门槛越来越高。”黎波评价道:“出版商只有连续不断地推出产品,形成渠道号召力,得到各渠道商的认可,才能在产品推出后,迅速地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铺货,形成销售。” 长江文艺现在依托《最小说》杂志和文学之新大赛推出了一批新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整体用力,蓄势而上。黎波表示,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某个出版商在某些领域的垄断。目前,他们正试图朝着垄断和集中方面转型。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