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注释:
[1]参见周源. 发达国家出版管理制度. 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245-247.
[2]参见(美)唐·R. 彭伯. 大众传媒法. 张金玺,赵刚,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3-44.
[3]参见(美)本·H. 贝戈蒂克安. 媒体垄断. 吴靖,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213-215.
[4]刘杲. 《编辑人的世界》中译本序//格罗斯主编. 编辑人的世界. 齐若兰,译.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4.
[5](美)艾德蒙森采写. 扩展人文主义——萨义德访谈录//(美)萨义德. 知识分子论. 单德兴,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9:129.
[6]危羚. 广播音响报道实用教程.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396-397.
[7](美)格罗斯主编. 编辑人的世界. 齐若兰,译.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94.
[8]参见徐冲. “高书价”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中国图书商报,2006-07-07.
[9]巴金. 致《十月》. 十月,1981(6).
[10]参见龙世辉. 试论文学编辑//宋应离等编. 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10册).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408-409.
[11]曹静. 一条标语的问世. 解放日报,2009-09-25.
[12]孙犁. 文学期刊的封面//宋应离等编. 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9册).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25-27.
[13]邵益文. 编辑学研究在中国.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50.
[14](苏)塔·波·伏优科娃. 八十五次喜与忧——一个编辑的思考. 屈洪,宁宝双,译.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230.
[15]吴劳. 《老人与海》的多层次涵义(代序). 海明威. 老人与海. 吴劳,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14.
[16]王振铎. 编辑创造性劳动的几个基本特征. 编辑之友,1995(6).
[17]巴金. 巴金论创作.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468.
[18]邹韬奋. 《韬奋文集》第3卷. 北京:三联书店,1995:79.
[19]参见戴文葆. 编辑工作的重要意义. 编辑之友,1990(1).
[20]谷雨. 编辑·杂家及其他. 编辑学刊,2001(6).
[21]王蒙. 有无之间. 中国编辑,2004(2).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