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郑渊洁:三大理由退出中国作协 谈及退出中国作协的原因,郑渊洁说,青海玉树地震后,中国作协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曹文轩到山东青岛的小学推销自己的图书,“对灾区人民表现的冷漠,令人失望”,自己不愿与其为伍。 除了将矛头直指“中国作协委员”,他还列举了另外两条退出中国作协的理由,同时还炮轰了作协。一是每年国家财政都要拨款供养各地作协的200多名驻会专业作家,按月开工资和维持作协的日常办公,同时他引用作协委员陆天明的话声称,这些驻会专业作家“真正写歌功颂德的还极少”。二是“为数不少的根本不懂文学的各地作协的文学官员也是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郑渊洁还以北京作协副主席李青为例。据此,郑渊洁认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难以促进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记者在截稿前给郑渊洁去电,但电话关机。
曹文轩回应:我只义务讲了2小时课 郑渊洁开炮时,曹文轩正在参加希腊的国际书展,他对媒体记者表示,他到小学讲课是真,但讲了2小时,分文未收,也没有宣传自己的作品。
作协回应:退会自由作协不阻拦 据悉,作协会员要退会需要履行书面程序,比如要给作协创联部写一份退会申请。但记者26日向作协新闻发言人陈崎嵘询问时,他表示,退会没有很严格的规定,郑渊洁来去自由,退会作协不予阻拦。 而对于郑渊洁所批驳作协的其他事宜,他表示,“作协会员有权对中国作协提出批评,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是,批评要客观。”
作家回应:要写作,不要政客秀 有人认为,郑渊洁和曹文轩同为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拿曹文轩说事,跟曹文轩掌控中国儿童文学话语权有关。对此说法,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泉根第一反应就是“好笑”,他认为文学创作不分体制内外,也没有所谓话语权之争。 对于作协的批评,今年似乎格外多。批评者们是否多一点建设性意见而不是破坏性的?对于郑渊洁在博客中引用自己的话,陆天明表示,自己没有看到,而他只对自己博客上的言论负责。对于郑渊洁对作协的指责,陆天明认为,中国文学的发展的确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但问题的根子并不在作协身上。作协的工作有缺点,但也没有严重到妨碍作家写作和阻碍当代文学发展的地步。同时,他认为,“中国作家当前最重要的是多出新作,好作,大作,多为老百姓写作,而不要学蹩脚政客那样,反复做秀。把力气花在声讨作协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即便要批评,也应该是善意的。”
观察
作家进校园售书惹恼童话大王?
虽然联系不到郑渊洁,但记者在郑渊洁的博客上看到,在他的主页上,从去年6月开始,刊登有两封信,一封是给教育部长,一封是给小学生的。这两封信都涉及到当下作家以中小学讲课为幌子而卖书的现象。他希望作家能多去学校讲课,而不是去销售作品;他希望教育部长为更多的作家进入校园讲课创造条件,同时制止作家进入校园兜售童书。郑渊洁同时提到,甚至有些作家通过给学校教师提成的方法,使得教师利用权威发动学生“自愿”购书。 记者就此事采访业内阅读推广人士,他表示,作家进校园推广阅读是当下很常见的阅读推广行为。作家参与孩子的阅读是很好的愿望,但区分作家进校园是否为商业行为却很复杂。因为驱动力很复杂,有时候不完全是作者的原因,还有出版商、活动组织者等等。虽然有作家的作品曾经在校园推广成功,但是否其他作家也能照此模式成功?这很难说清。
评论
郑渊洁的愤怒童话
也许在郑渊洁看来,孩子需要被真正关心,所以他不光写童话,郑大王的童话从1980年代持续到今天,也算是经典。作为童话经典作家,郑渊洁目前似乎更为揪心的是中国儿童的现实身心问题。事实上,许多郑大王的小读者或潜在小读者,正在受到某种严重侵害。 郑大王不光是笑眯眯的。在更多令人难以忍受的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之际,童话似乎已经变得奢侈。前不久,郑渊洁在自己的博客上抛出了小学生疫苗接种的暗箱问题,并且以自己儿子的遭遇,给家长提出明智的主意。该话题的抛出,呼吁了山西疫苗接种问题,而目前此问题经历一番周折之后被正面对待。而在疫苗问题抛出之前,读者已经看到,郑渊洁对小学校某些行为明确表示不信任。 童话大王有他的操守和理想。面对儿童遭受的侵害,郑大王变得越来越愤慨。按照自己的判断,郑大王也许会认为,同样作为儿童文学作家,至少应该努力像儿童那样干净,为什么某些儿童文学作家就要做出令人不齿的事情。于是他直言攻击曹文轩。 曹文轩也是从1980年代持续到今天的儿童文学作家,在诸多的报道和简介中,曹文轩的儿童文学甚至获得了国际知名度,但这不妨碍他到校园推广阅读。 作为最知名学府北京大学的教授兼持续30年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知道自己到地方小学去会收到想象中的效果。作家把书放在潜在读者群身边卖,也许没错,但是这些小学校园的老师总是和某些商业行为挂钩。关于这一点,曹文轩应该有所反思。 郑渊洁的愤怒还没结束,他继续申明退出作家协会。他退出作协的理由很简单,洋洋洒洒地写在自己的博客上。作协在近十年内扮演着难堪的角色,屡屡成为文化事件的中心,早在1990年代末期,诗人伊沙就呼吁解散作家协会,但是作协并没有因这位愤怒诗人的振臂一呼而解散。几十年事实证明,作协的存在有它的理由。但是郑渊洁还是愤怒,因为他不愿意与某些作家为伍。也就是说,作协的队伍里有杂质。 多年的是是非非,表明许多人试图伤害作协,而作协依然如故。缺陷谁都有,作协已经申明了,来去自由,不知此次,郑大王的退出,多大程度上能伤害到这一团体的尊严?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