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商报记者 文 冀
2008年,《科学课程标准》(正式版)已进入意见征集阶段,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新课标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和其他学科相比,科学课改革经历的过程相对曲折,主要表现在初中阶段科学综合课的开设一度引发诸多诟病,相关教材教辅的出版也处于相应的尴尬境地。目前,和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一样,相关出版单位也在密切关注《科学课程标准》(正式版)的颁布动态。在这个等待过程中,出版单位已传达出了一些声音。
《科学》综合课缓慢推进
据了解,世界各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依据布诺姆教育理论广泛设置《科学》综合课程。相关数据显示,1984年,在全世界161个被调查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中国、老挝仍在按分科设置课程。1988年,浙江开始实验《自然科学》综合课程,1991年国家教委指示上海、浙江进行综合课程实验,1993年浙江全省推开。2000年高考,理科综合成绩中出现了少有的浙江高于江苏的局面。这一实践证明,将原有的《物理》、《化学》、《地理》、《生物》4门课程整合为《科学》是正确的选择。 但是,也正如受访者所言,在《科学》综合课推广之初,大家抱着“观望”和“感兴趣”、“尝试”的心态,但是在实践中也慢慢出现了“教师不适应、校长不支持、设备不配套、家长不放心、社会不理解”的疑虑,这就给整个改革的推进带来了一定的阻力,教材的使用也因此受到了限制。据武汉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万忠介绍,事实上,科学课程改革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武汉市政府和教育部门最初的态度十分鲜明,措施也十分得力。2006年教育部曾组织上海等其他科学课程实验区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到武汉市考察、交流,这说明武汉市科学课程改革的开展还是比较有利。但是,高中课程改革没有跟进,高考指挥棒没有改变以及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的配套问题等原因又使得素质教育的优势不能完全体现。因此,科学课程开设的后期遇到了一些困难,也导致最近情况有所变化:部分学校已经又开始实行传统的分科教学,其结果很可能是科学课很快变得名存实亡。那么,随后的问题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相关教材教辅出版发行受限
科学教材的出版与推广是科学课程改革的配套部分,从目前来看,《科学》综合课教材共有四个版本,涉及的出版社分别为浙江教育出版社、武汉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浙教社由于有先期的《自然科学》做基础,因此其在《科学》综合课教材的编写上有相对成熟的经验,其教材在教育部相关评价中得分最高。据该社《科学》责任编辑汤菊芬表示,该社的《科学》教材处于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中,每年都会推出修订版,目前浙江省有近200余万名学生及深圳等地区的很多学生都在使用该套教材。除教材本身的建设外,针对《科学》作为一门较新的学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新的教学资源这一现实,该社开发了整套的产品,即包括涵盖同步类、单元测试类、中考复习类、拓展练习类、竞赛类的教辅图书,学具,也包括教师用书以及教师培训光盘。目前,“科学同步练习”系列、《科学全程评价与自测》、《中考复习》等教辅图书以及《科学教学资源》、《科学教师指导手册》等教师用书都有较好的知名度。 与浙教社相比,其他出版社科学综合课教学资源的开发规模及推广范围还相对较小。武汉版《科学》教材及《科学活动指南》、《科学评价指南》、《科学教师指南》等教辅图书在武汉使用,其中教材人手一册,教辅图书在部分学校选用。而据华东师大基础教育分社副社长刘万红介绍,该社的《科学》教材只在宁波地区等很小的范围内有学生使用,而且多为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所以相关教材的数量很少,教辅图书也只有《实验活动册》和《活动练习册》,量也很小。刘万红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教材和教辅图书的出版已经处于鸡肋状态。由此可见,在《科学》综合课没有全面展开的形势下,相关出版物也难以打开局面。《科学课程标准》(正式版)的出台直接关系到出版社教学资源的调整和开发的范围,所以对于相关动态还是比较关注。 谈到《科学》教材及教辅图书的推广,受访者在表示客观条件所限的基础上提到了培训这个方式。业者认为,出版社可以承担教材培训,可采用专家讲解、培训用书乃至培训光盘等形式。但是,师资的培训则应该由当地的相关教育部门组织。这两种培训需要并行推进,才能更好推进《科学》综合课的改革乃至教材及教辅图书的出版。
呼唤管理部门明晰政策
受访者认为,只有随着科学课新课标改革的推进与完善,《科学》教材及教辅图书的出版才能改变堪称“落寞”的处境。而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推动。万忠表示,为了开发出版一套国家级教材,出版社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改革的政策不能持续推进,那么出版社的损失会很大。因此,出版业者很希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能尽量明确地传达态度。目前国家的课程改革允许两种方式都存在,即既可以进行分科教学,也可以进行综合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主动性不大的学校往往会选择一条惯有的或者说“风险性似乎较小”的路径,《科学》综合课的推广难度就会在无形中加大。因此,相关部门明确的导向关系到整个改革的推进速度,也关系到相关出版物的发展。 业者表示,在等待阶段,出版社主要是在搜集一些《科学》课程信息的相关资料和国外教材的相关信息,大体就是在进行资源的储备。另外,也有出版社印发了一些调查表,从教学一线了解一些需要改进的教学内容。但是,目前的情况很有“只欠东风”的味道,《科学课程标准》(正式版)的出版仍是业者翘首以盼的关键内容。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