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 出版业那些“乘风破浪”的团队
出版品牌的打造和维护不仅需要源源不断的精品项目,更需要项目背后的组织者、策划者、运营者。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出版机构最基础、最关键也最为迫切的问题。 各出版机构都希望团队能呈现“阶梯形”年龄结构,老编辑切实起到带动作用,中坚力量得以巩固,新鲜血液获得补充,同时有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业务培训与交流的举措、激励机制与措施等,以培育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在出版业,有许多成绩优秀、特点显著的团队,他们或在专业领域深耕,打造出被读者广泛认可的出版品牌;或紧跟潮流、脑洞大开,将各种新鲜事物嫁接到图书营销工作中;或积极寻找转化通路,为图书销售添柴加薪。 编辑团队,实践中共同成长 编辑队伍建设是出版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也有许多藏龙卧虎的编辑团队,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简称“社科文献社”)历史学分社,团队成员学历都很高,有4位历史学博士和2位博士后;再如上海译文出版社(简称“译文社”)词典教育编辑室,团队中的13人精通英、日、法、德、西、韩、俄等多个语种。 编辑团队讲究“传帮带”,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书感”和市场敏感度。社科文献社历史学分社社长郑庆寰和总编辑宋荣欣在采访中都提到了对年轻编辑的培养,如推荐必读书目、通过稿件核红等具体工作引导入门等。该分社主打历史类图书,打造了以边疆、民族史为主的“九色鹿”、以明清以来中国史和大航海以后的世界史为主的“启微”等子品牌。 可见,走专业化之路,培育特色出版品牌,让年轻编辑跟随出版品牌一起成长,走上专业化的成才之路,“出书、育人”同步实现,是出版社和编辑个体能获得未来发展空间、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途径。 浙江人民出版社(简称“浙江人民社”)在2015年推出了“好望角”书系,这是社内文史编辑中心开辟的一条产品线。浙江人民社总编辑王利波曾在采访中介绍,2015年8月左右,她分管文史编辑中心时,中心共有7名编辑,其中1名即将退休,2名是刚入社的新手编辑。“编辑常年来埋头于厚厚的书稿,既缺乏做市场图书的内在动力,也缺乏相应的资源和经验。在这种现实条件下,从哪里撕开一个口子,开辟市场图书,按社里的战略要求,做强文史板块,带动部门发展呢?” 王利波调研思考良久,最后决定组建一个小团队,合力经营一条产品线,做成一个品牌。她认为,在编辑力量紧张的情况下,各自为战,选题自下而上提出,杂乱无章,“今天做这类书,明天做那类书,根本不利于编辑积累各种资源和出版社的长远发展,也很难形成自身的出版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好望角”书系推出的第一本书《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面世后一炮打响,1年内加印了6次。 营销团队,谁不是“一专多能” 如果说编辑团队是出版机构坚守主业的基石,那么营销团队就是新形势下让图书更快更好触达读者的助推力量。对出版机构来说,思维活跃、创意无限、执行力强、善于整合资源的营销团队,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生力军。 目前,大多数出版机构的营销团队都比较年轻,如在2019年持续扩充营销团队的新经典文化,组建了一支崭新、富有活力的“90后”营销团队。该团队通过制作形式多样的营销素材,拓展与微信公众号、直播、视频网站等不同新媒体平台的合作,也通过自营渠道和社群等与读者建立更多联结互动,打开了图书营销的新局面。如《人生海海》上市时组织的大型跨界发布会,邀请董卿、高晓松等名人与麦家互动对谈,吸引媒体与读者的关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则通过新媒体和素人营销的方式传播;“纪念路遥先生诞辰七十周年”项目通过国际文学研讨会等形式,让读者与李陀、陈晓明等名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入解读路遥作品;《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打破“次元壁”,以条漫、动画等趣味形式,在B站、小红书等年轻人聚集的平台引发关注。 在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豆瓣等新媒体平台扩大新书的知名度;在线下,举办公益讲座、分享会、作家进校园、进图书馆等各类地面推广活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技术的进步为出版业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对营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业有专攻,组建专业营销团队是一种趋势。随着图书营销工作内容和范畴的扩大与细化,营销工作也越来越呈现多渠道、多手段的团队作战。 如果麦文化,其营销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陆海空”战略,即常规渠道覆盖广且深,充分利用跨界资源,精准投放迅速破圈。这样的策略使得果麦文化的营销团队必须要一专多能,既能调动媒体资源,为新书造势;又能策划制作各种营销物料,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多元需求;还能将自己的业余爱好与营销工作紧密结合,完成浑然天成的跨界营销。杨澜新书《提问》上市时,果麦文化营销经理鲁畅正“沉迷”动森游戏,她在游戏里做了植入,加上了“社畜帮忙看看杨澜新书《提问》”的标语,实现了近30万人次的曝光。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