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7.以内容为基点,做自主IP深度积累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敖然坦言,出版必须要有自身能够把握的内容,对编辑来讲,就是挖掘和把握资源的能力。如果自身资源全是外来IP,受制于人的压力就会很大。除了通过自身的编辑力把已经挖掘到的IP形象进行重组加工,变成有粘性的新产品以外,童趣近年也在挖掘自有产品,IP类图书从80%~90%已缩减至50%左右。未来童趣还会在信息化、信息社会方向做探索。“不仅为孩子解释过去,还将赋予孩子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 8.让编辑成为架构师 在阅读推广和学校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也建议出版机构的编辑在炮制优质内容时画一个深度图谱。她拿亲近母语的产品举例“做母语教育首先做架构图。”而讲到出版圈热衷的”“传统文化”题材,她建议先尝试做细化的专业普系,在某个方面深挖和积累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9.深度关注用户,做场景化服务 这意味着需要策划人在出版前后就做好“将书以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的准备,通过书单以及各种标签传递童书的价值与读者发生强关联,帮助构建父母阅读体系去做更多延伸。也就是说,高质量的产品一定要有媒介去找到属于产品自己的“粉丝”,只有关怀真实的市场,不断给图书附加价值,不把读者当流量收割,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粘性用户。 10.做特色鲜明的“调性”品牌 实际上,尽管诸多专业少儿社还多是依赖产品的打法,除了构架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外,如果在品牌内核中付诸更多特色“调性”,或许能在未来获得更多年轻家长族群的青睐。据京东图书童书总监刘婷透露,读者对于品牌的认知与肯定会直接影响购买行为的频次,比如,国内知名童书品牌启发童书整个店铺的回购率在 25%,这意味着,一个客户每年要回该店铺购买4次。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