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从开卷提供的2018年少儿图书畅销排行榜可以看到,入榜图书中并没有近两年出版的新书,出版时间最晚的是2016年出版的《米小圈上学记》,还有5种图书出版时间超过或接近10年。 10个策略建议 1.潜心运营畅销爆品 畅销书对渠道的影响力依然强劲。此次会上,中国和平出版社展示了新近出版的《阳光版·墨多多谜境冒险》。该社社长林云表示,畅销书对于渠道的拓展和后续产品的连带作用依然巨大,这也是该社近年以极力打造畅销品站稳市场的原因。 2.跳出“折扣池”,找到不“割肉”路径 据记者在此次会上调查,不少强势专业少儿社也在近年“折扣战”中被拉下马。“如果不参加各类活动,基本就是等库存,(参加活动)有些书的成本就高达图书定价的35%,等于自杀。”但记者发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的“DK智能训练手册”并未在展场展出,该书在2年没有登陆电商平台的情况下,仅在特有自媒体渠道销售了40万册,据悉,该套书的编辑利用自己在编辑、审读过程中对图书的挖掘和理解制作了一系列音视频课程。团队包揽了从撰写制作文案到拍摄分镜头到编辑视频(包括配音、加字幕等)再到最后上传网络等一系列工作,配合渠道方制作出了不同主题的文案、海报、专题以及音视频材料,极大增加了图书的附加值。其次,针对有些读者不会精读、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理解等疑问,编辑们还在读者群里进行答疑解惑,站在前线和读者进行密切互动。 3.结构化童书出版 事实上,当下的童书出版人早已不再将自己定位为单纯“看稿子”的人,而是以产品经理的身份在优质内容酝酿初期就开始挖掘增值空间,以产出不同形式和传播介质的产品,包括纸质书、电子书、交互电子书、有声书、视频、培训等免费或者付费产品等。不同形式的产品将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推广和销售,“纸、电、声、视”的同步发布,让一种内容在不同渠道共同发力,信息覆盖不同渠道不同用户,或是让用户在不同渠道看到同一内容,信息的反复出现会大大提升销售转化率,充分延伸产品的价值链。 颇为典型的案例是,接力出版社通过多年积累已经坐拥数字版权千余品种,此外,该社还着手优化出版流程,由内容提供向知识服务、教育服务方向延伸。创新产品形态,开发有声书、富媒体互动类、知识付费类产品,2018年上线“小牛顿科学馆”、《走出森林的小红帽》、《故事中的经济学》等 20 余种新产品。其中,“铁血战鹰队”系列有声书在口袋故事上线,截至日前播放量已有千万次。随后接力社又开发了作者八路的线上付费课程“超级法则:从管教到自律”,通过30节优秀品质必修课,让孩子从小养成军人的自律品格。付费课程上线后,收听达到25.2万人次。 4.配备懂市场、有资源、懂童书的营销人员,助力好书“飞上天” 据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胡坚介绍,该社从前年开始引进营销编辑,把科普图书事业部图书的营销工作全部承担过来,对事业部的新品进行渠道设计,并以事业部丰富的产品为基础,对传统网络电商、自媒体渠道、跨界销售渠道、校园渠道等进行对接和管理,实现了千万码洋的增量。 5.为不同的书定制不同的渠道 黄俭在会上透露,接力社近年一直在探索以多元渠道战略,开展多样化的渠道合作。多元渠道包括传统新华书店、民营书店、传统电商、社群电商、天猫渠道和天猫旗舰店五大发行渠道。在渠道选择上,该社根据图书的特色选择不同的渠道,为每一套书制定渠道策略(独家销售、全网销售、先独家后全网)。在渠道合作方面,接力社奉行和渠道共同策划、共同营销、深度合作、达成共赢的合作宗旨。比如,今年接力社举办了“接力出版社2019年重点图书营销策划方案”大赛,邀请全国百余家重点经销商把脉接力社的2019全年重点项目。通过大赛,接力社收到了来自五大渠道的重点新书营销方案,为重点新书提供了非常好的营销创意。在产品策划方面,接力社认为,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让出版社和社群电商的合作日趋紧密,在图书策划之初就和社群电商一起探讨图书的选题、图书的装帧形式,以满足社群用户的阅读需求。 6.建立童书运营专业团队 很多出版机构都有教材教辅作为“支撑”,童书市场则作为“玩票”性质进行试验性摸索。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汪忠虽是“教育社”背景出身,但上任后的汪忠发现,浙少社的编辑队伍、营销队伍并不匹配驾教育9个学科的专业编辑架构,于是果断放弃教材教辅市场,而是选择“将市场书做到极致”。浙少社在少儿市场一直处于领先且稳健的排位,重印率70%以上,也足以证明该社多年来“术业有专攻,围绕优势做优化”的精准战略。如浙少社在儿童文学和畅销书打造上有优势就不断巩固,包括作家队伍的建设、插画家队伍的建设,除了儿童文学之外,浙少社也在持续打造低幼板块、绘本板块、科普益智、大教育板块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