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最近五年来,市场化运作激发了这些国有控股出版企业的活力,营业收入方面,长江传媒、中文传媒、中南传媒和凤凰传媒四家分别进入百亿俱乐部,进一步向国际化出版传媒集团迈进;梯队实力拉开差距,大地传媒、皖新传媒、时代出版、新华文轩以及南方传媒处于第二梯队,竞争加剧;而像民营企业出身的天舟文化、中文在线、新经典虽然在规模上很难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相提论,但依托自身在内容资源、技术、机制方面的灵活运转,为出版行业注入活力。
同时,随着2013年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的对企开放,许多出版企业也将其作为融资、估值的新通路。民营出版公司主要看重资本支持和发展机会,国有出版社则是以吸收民间资本、接受市场监督、引入市场化管理为目的挂牌。在与出版业相关的几十家企业中,基本上都在某一细分领域占据举足若重的地位,如北京昊福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长于教辅出版、荣信教育文化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立体书出版的先行者。
并购重组“内外两条腿”
近年来,融合发展的口号不绝于耳,出版业合纵连横的步伐也不断加剧,通过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来整合产业资源,做大做强。其中,既包括出版企业通过全资或出资的方式收购国内相关企业,也涵盖了中国出版倡导“走出去”背景下,中国出版企业在海外的谋篇布局。
国有出版企业“联姻”民营出版公司,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有效途径。2012年底,中南传媒对价并购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弥补了其在一般图书方面的业务短板,堪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翘楚。2014年,皖新传媒入股民营财经出版公司蓝狮子,发力数字出版产品及出版服务,而后挂牌新三板后的蓝狮子着力发展普通出版、企业出版、数字出版、自媒体、读书会和讲师培训六大业务板块,助力皖新传媒转型升级。同年,中文传媒斥资26.6亿元,收购游戏公司北京智明星通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该公司业务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中文传媒的重要增量。
除了上市公司之外,一些出版机构业也迈开了重组并购的步子。201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看好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在国外童书出版资源、创意策划能力和市场运营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一举收购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将其打造成该社的上海子公司。
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丝路书香工程”,出版企业践行“一带一路”战略,出版“走出去”逐渐从产品“走出去”、版权“走出去”升级为资本“走出去”。在上市公司和出版集团方面,凤凰传媒于2014年、2015年先后斥资8000万美元收购美国出版国际公司(PIL)、注册成立凤凰美国控股公司,凤凰传媒国际化转型的决心可见一斑。安徽出版集团也“野心”不小,先于2013年在波兰建立时代•马尔沙维克集团,开辟了中国出版企业在东欧国家投建的第一家“走出去”文化实体;后于2015年,旗下安徽美术出版社与澳大利亚ATF出版社共同投资设立“时代亚澳公司”,并进一步成立“时代—澳大利亚国际出版商合作联盟”。此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于2014年、2016年先后收购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Images公司)和英国ACC出版集团,青岛出版集团全资收购日本渡边淳一文学馆会社,中信出版集团宣布将在日设立合资公司等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