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2017过半,出版业大事你错过了多少?
编者按: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有关出版业的各项政策纷纷成熟落地。在这半年之中,出版业不仅得到了很多扶持,出版市场也更加规范、更加有活力。本报梳理了一些在业内产生广泛影响的新闻事件,与大家共同回顾出版业的2017上半年。
回顾2017年上半年,出版业迎来了不少有意义的节点:1月,北京图书订货会迎来30周年纪念日,中国科传正式上市;2月总局下发《关于开展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3月国务院法制办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全民阅读活动逐渐落地实施;4月,新华书店迎来诞辰80周年纪念日,新经典上市;5月,国家出台《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重磅文件,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廊坊书博会开启,“文化企业30强”公布;6月,总局公示“2016年度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遴选结果及已入选领军人才考核通过人员名单”,“中国出版政府奖”名单公布,读客图书融资1.28亿元……可以看出,这半年的出版业在大力推动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在积极拥抱资本,不断实现经济效益。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行业发展更加规范
宏观政策方面,1月25日,两办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共提出18项具体实施要求;2月16日国家版权局印发《版权工作“十三五”规划》,在完善版权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版权行政管理体系、完善版权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版权涉外工作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了26项重点任务,提出要加强对网络文学、音乐、影视、动漫等重点领域的监测监管。4月19日,文化部下发《“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9方面主要任务,强调要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紧接着在5月7日,两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在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提出22项要求。

在推动全民阅读工作方面,年初《朗读者》节目的爆红为今年的全民阅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月开始,政策陆续下发。2月6日,总局下发《关于开展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提出全民阅读工作应有八项“着力”。3-5月总局连续下发《关于推荐2017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的通知》《2017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关于公布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的通知》等书目推荐通知,不断向社会推荐好书;3月31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中国出版协会举行“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颁奖庆典”,100种图书、30种音像电子游戏类出版物、30篇优秀论文获奖;次日,“2016中国好书”颁奖盛典开启,30本“中国好书”随之出炉,这都是在通过奖项鼓励出版社出精品,出好书。
全民阅读活动的火热还体现在实体书店的新发展上。今年6月随着高考的结束,“24小时书店”又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共有7家“24小时书店”开业。其实,这一话题的涌现,不仅仅是书业回暖的结果,各省市发布的《关于推进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也给实体书店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支持。今年1月,天津发布《关于推进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率先打出实体书店扶持开年第一炮后,江苏、广东、上海、福建、山东、北京等省(直辖市)接连发布实施意见。在全国的34个省市自治区中,目前已经共有9个省(直辖市)发布了实施意见。 在规范数字出版市场方面,6月12日,国家版权局下发《关于规范电子版作品登记证书的通知》,对规范电子版作品登记证书做出七大规定,不仅要求电子版作品登记证书样本须通过国家版权局网站下载使用,还强调了违反国家版权局《关于规范作品登记证书的通知》制发、出具的电子版作品登记证书一律无效。6月27日,总局印发《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对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做出了严格的社会效益评估考核体系,该体系共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77项评分标准,这一规则的推出,旨在提高作品内容质量,规范市场秩序引导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把出版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 此外,就在上半年结束的倒数第二天,两年一度的“行业领军人才”名单公布,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杨杪等233人入选2016年度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北京出版集团陈东捷等836人通过考核继续为行业领军人才。
[1] [2] [3] [4] [5] 下一页
|